职场妈妈,头发半长不短,自己想要短发,女儿想要我也留长头发,我折中想着留点头发。
结果冬天一到,每次穿高领的衣服,我的头发立马就变成了鸡窝头,后面的头发翘地可高了。周末的时候老是有蛮多事情,和女儿待一起还不允许我去剪头发。
想着用上班的时间,利用午休的时间去镇上剪一剪,正好昨天还带了超市卡,想着又能完成理发又能继续买年货,那也是一箭双雕的好事。于是,午饭一吃完,立马就开车出发,刚好充分利用午休的时间,也是极好的。
一到镇上就先到理发店,结果理发师在吃饭,老板娘在给一个大叔洗头。一问,知道那个大叔也是要理发的,想着节约时间,我就说自己先去买东西,随后再来剪。
到了超市,先把节日要送人的食用油放上购物车,再买老妈要的麦片,还有女儿的牛奶,再给自己选几盒咖啡。
感觉自己速战速决,等我放好东西,再次来到理发店,理发师正在给一个大娘理发,我本来还打算等十几分钟,感觉上班时间还来得及。结果发现旁边还有一个大娘候着,也是理发的。我一看这架势,这样回去就迟到了,还是算了,于是略带丧气地走出了理发店。
怎么办呢?
心里觉得有点堵,想着要不要去旁边的店看一下,结果发现里面等候的人更多,我晕!看来中午理发的目标实现不了了。就这样继续定着鸡窝头回办公室了,先把这个事情放一放。
等到傍晚回到家,想着晚上洗个头,等到周五快洗头的时候继续去一趟镇上理发。准备洗澡水,突然发现镜柜里有自己买的理发剪。
当时就在想,不就是后头有点长吗?我自己动手把后面的剪一剪不就好了。于是,站在洗手台边上,用脸盆接着。弯着身,用剪刀直接在后头开剪了。只要让剪刀沿着脖子的上端咔嚓咔嚓剪就好了。
一开始,很担心会剪得不起。但用手摸一下,能感觉到那些比较长的地方,然后再用剪刀修剪一下就行。因为用的是披发剪,一开始剪得不平也不会显得突兀。遇到一小块不平整的地方,再用普通的剪刀修剪。
等我剪完之后,感觉后面还行。用手摸不到不平整的地方,后来又一想,穿上高领的衣服,谁会在乎后面的一点毛发不平整呢?
剪完后头,还嫌弃刘海变长,于是又心血来潮地给自己剪了个西瓜太郎式的刘海。瞬间,眼睛都觉得清爽了不少。
谁说一定要理发师来理发,对我来说,只要轻便就可以。没有谁会在乎你的头发会怎样,大不了我就说自己遇上了一个手艺不怎么样的理发师。
发型失败怕什么?
不用在乎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我只在乎自己爽不爽。现在我是一身轻松,再也不用心心念念地想着理发的事情啦。
原来自己动手的感觉这么爽!
刚才想着发朋友圈打听新区附近有没有短发剪得好的理发店,结果朋友告诉我有个理发店,剪短发要70元。我一听就觉得头大,镇上只要25元,还是公认手艺很好的师傅。我才不愿意花三倍的钱用下班后的时间跑去理发呢。
还好这只不过是理发,头发嘛,长短随心剪,没必要顾忌太多。
以前,总觉得什么东西都是贵的好。
总是期待着有很多很多钱,买很多很多东西,才能让自己觉得开心觉得爽。导致自己的消费观就变成了,一有钱就赶紧买买买,赶紧换成自己想要的东西。
结果等到30多岁,发现自己还是身无一物,周边的好多同学都已经买房买车了。一直不重视小钱的积累,导致最后也没有投资的大钱。慢慢才知道,花在点子上的钱才最值。
等到转变了消费观,开始重视金钱的积累和去除不必要的买买买,逐渐地就有能力买家人觉得重要的东西。等到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房子有了,车子有了,仔细梳理一下自己所用的。发现自己拥有的,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需要的。
有了这种富足的感受,突然发现发现自己变得更加慷慨。有喜欢的东西,会第一时间和家人、朋友及同事分享。
对于物质的需求也减少了很多,如果说要建立一个许愿清单的话,那上面肯定都是女儿和父母的东西。
我自己有没有需要的物品呢?
有,那就是BOSE最新款的降噪耳机。之前买BOSEQC35的时候买得太急了,发现戴久了脑袋有点不舒服。好在最后也适应了,但是一旦它坏掉之后,我就会购买更舒适的那款。
虽然对很多东西都不再执着,但那些对自己来说使用频率最高的物品,还是要用精品的。
降噪耳机能带给我什么呢?
通勤时间的听课、听书、午间的音乐漫步。
任何独处的时间,都是我的自我充电和自我疗愈时间。
只有克制什么都想要的心态,才会慢慢有钱,最后用钱来换自己最需要和最想要的东西,那样的东西才会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幸福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