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宁静

        周国平先生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定,宁静,听心音淙淙,品白云朵朵,思千载悠悠,视万里清清。清人张照有《观海》诗,其中有“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我们要有从容观海的气度,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洋洋大观,陶冶身心,这样在“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大宁静中,定能睁开心灵之目,会在司空见惯中邂逅各种“发现”,乃至“于无声处听惊雷”。

        佛曰:“不可说“,其实,静水流深,从容与淡定是智慧之泉,喧嚣与浮华是浅薄之根。静定慧,这是人生至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心才能生慧,心安才能穷理。

        心灵的澄澈宁静,这是给灵魂一个高度。反之,内心如沸,看上去热气腾腾,其实就如同一口大锅里沸腾着开水,看似热热闹闹、动静不小,其实锅里啥也没有煮。各种欲念如同飞尘,只能翼蔽智慧的心空。做教育的人,尤应淡定从容,尊重生命节律,不应盲从,在形形色色的“先进”理念和五花八门的课堂模式面前,要拥有思辨力,要学会质疑和批判思维。一颗安定下来的心境,不再心浮气躁,不再追求虚妄,安安静静的生命姿态,这尤为重要。

      面向未来的教育,为孩子预约未来幸福的教育。那么,教育如何拥有从现在走向未来的力量呢?细细想来,若教育仅仅满足于达成“知识目标”,就非常可怕——别忘了,我们是在用“昨日”的知识,通过“今天”的课堂,去培育“明天”之人!如果,我们不能透过知识来达成对学科素养的培养之目标,而一味地“讲授”,无疑于对学生未来的戕害。

      要在课堂上落实“创新教育”——创新思维的熏陶,创意设计的引领,创新活动的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来不得任何“折腾”,更不需要表面的“风光”,关键是如何做到“全员参与”,提升参与度,而不是几个社团或者兴趣小组的“专利”,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创新素养的培养,利用课程资源来达成创新能力,而不是依靠“热热闹闹”的课下几张“名片式”的活动……

        慢慢地,你发现丰盈的自己也是“课程”,只要你静下心来,你就会遇见最接地气、最适合的课程。“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星云大师在《这世界无处不美》中指出要做一个有觉悟的“自己”。

金辉  凌晨四时于南城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丰富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