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丢掉的青春

静静行走在北京灿烂绚丽的秋天里,时而刮起的风,卷起一片片金黄的、橘红的、墨绿的——五彩斑斓的叶子,漫天舞动、略过头顶、散落尘埃,沙沙的声响有时静默、有时低吟、有时沸腾,整个天地间布满成熟后的壮美。

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万年不改,能拨动人心冷暖的只有红尘俗世。所以,我猜想,如我一样的行人,此刻定是百感千思。有人会沉醉,停车坐爱枫林晚,枫叶红于二月花;有人会沉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也会有人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美,在一瞬间撞进眼里,未必一辈子住在心里。

因为人越长大、越成熟,就越能想到,不用几日,那山会变得灰暗、那水会逐渐冰封、那树会只余干支,天地会变成寒风、雪花和暖阳的家乡。大家加快步伐,紧赶着拍照留念,把自己的一岁秋光变成数据、留在内存。心里面在想的,也许早已是还未到来的冬月、孩子的冬衣,抑或未完成的年终业绩。


叶落一次,树长一轮。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同之处或许在于,经过严寒考验的树们,来年依旧发芽、开花、结果、落叶。人生,只有渐渐老去,无法重新开始!

于是,在瑟瑟秋风里,我想起,也可以说是怀念起青春来。

其实,说起青春,我并不曾真切地感受它的发生,仅是随着年龄增长感受它已渐渐远去。

恋爱时的羞涩在家庭琐事中荡然无存,成长中的勇气在职场争斗里消磨殆尽,内心里的冲动在生活压力下渐渐遁去。

这时的我们,慢慢懂得了冷静、沉默、隐忍,经常探讨舍得、放下、修行,逐渐精于老道、势利、算计。

在现实面前,理想在很多人心中也开始变得不再重要,钱成了衡量一切成功的符号。

那位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特立独行的失业者,一时掀起轩然大波,令人无限向往,可是真的有很多人说到做到,敢于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么?

崔永元采访过的美国青年丁大卫,1994年来到中国便坚守在教育最落后、条件最艰苦的西部任教,坚持不享受外教应有的“高薪”待遇,5年积累的财富,是一个破帆布袋里装着的家乡球队的棒球帽、一本相册、一幅合影、两套换洗衣服、一双普通运动鞋、几件饭盆牙刷剃须刀等生活必需品,还有一面随身携带的五星红旗(告诫自己是一位中国教师,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看过那段采访的人,包括我,无不肃然起敬,受到灵魂洗礼,可是又有多少人,会为了自己国家的教育事业选择这样一条人生道路?

和他们比起来,我们在现实面前,怕了,也输了!

1985年,联合国首次将青年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现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的年龄分段,青年的年龄上限提高到44岁 。

也许,等很多人到了40多岁时,青年的上限年龄会是50岁!

然而,青年与年龄有关,青春却与年龄无关。

青春只应该与心态有关。

很多人已步入老年,却依旧活力四射;很多人依旧是青年,却不再拥有青春。

并非青春不再,而是向生活妥协太多,自己丢掉罢了!

就像《士兵突击》电视剧里的许三多和成才,一个愚笨、一个精明,最初他们都不懂得青春,一个在不愿留在老A时,一个在不愿离开老A时,才最终明白,青春乃至人生的意义,就是那段重复啰嗦的句子,“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所以,我们不必去重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生活,也未必选择“坚守苦行”的生活。青春的意义在于保持年轻的心态,坚守人生理想(哪怕很现实的理想),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人生的意义在于一直坚持做下去。

青春并不是人生的一部分,而是全部人生该有的状态!

所以,你今天读书了么、运动了么、思考了么?

你今天是否丢掉了青春!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我们丢掉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