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最大受益者,属于忙碌的人。这是我——一个退休数年之人的观察感觉。以下就是我的观感。
一
退休以后没得忙了。一天一天,无所事事。散步听戏而已。上手机多了,进入各类朋友圈,看看他们干什么。看看而已,没什么交流。站立窗口的时候多了,坐着太累,站立窗口,做个动作,踮踮脚、甩甩手,眼还可以看着窗外。马路上,通道中,有人走动,有车进出。也算是一种观览吧。好像看到点什么,其实也没什么。对我而言,也只限如此。不愿意出去,不愿意旅游,只能如此。不意却看到一位忙碌者,引动我琢磨。
他是西校2号教学楼的守门人——我后来知道的。他忙什么呢?忙着翻检楼下的垃圾桶。几乎是半小时一趟,总能翻出他需要的东西。多为纸盒、塑料瓶之类。这个人瘸着一条腿,走起路来不很利索,可骑着一辆改装过的自行车,正好他上下。前后两个栏筐,又方便装载捡到的东西。他在垃圾桶前,不用下车,一脚着地,支撑着身子歪了过去,能够看到桶里的东西。用一把竹夹,夹出所需。也可以翻检一下,寻找所需。动作十分麻利,只几秒便可。
我在楼上做动作,正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一次次地往来。大概还要关顾守门之主责,所以来去迅速,动作敏捷,而每次总会有点收获。他好像把握了住户们丢弃废物的规律,总能及时跟定,并抢在保洁人员之前,收纳了那些盒盒瓶瓶。
二
这么一个忙碌的人,不过为了一个纸盒,一个塑料瓶,那就是一种召引。他因此召引,忙碌不停。我推测他可能更多感觉到的并非忙碌,而是这种召引。一个盒盒,一个瓶瓶,这就够了,多点更好,那就是额外的欣喜了。所以,这个忙碌的人,应该是充实的。或者说并不觉得多么苦累,却有足量的欣喜贯穿。你看他奔欣喜而来,得欣喜而去。来去自如,轻盈如燕,一副自得满足的样子。
以此类推,那些整天为了生存奔波的人,都有欣喜的贯穿与渗透了?仔细想想,恐怕还真是!为了一毛钱,得到一毛线,为了一口食,得到一口食,当然会欣喜。求甚得甚,当然会满足。套一句高级别的语言,那就是:求仁得仁,又何怨也!
这就是许多人的生活。忙忙碌碌,时有欣喜。生活就是忙碌,忙碌就是生活。说不上有多少滋味,却也很少烦忧。或者讲忙碌的生活,顾不上烦忧,没时间烦忧。这就简单了。还是因为忙碌,顾不了多少品与味,而时有的欣喜与满足也就够了,而况无所挑剔的大口吃喝,也爽的很。这就是我——一个退休数年,无事可干的人,对于忙碌,对于生活的一并想象。
三
过去的自己也曾忙碌,也是因了一个个召引而行色匆匆,无暇他顾。与那位守门人相比,不同的只是那个召引物。而召引的后续,好似不差许多。都是因为召引而来,匆匆忙忙,得召引而去,满心欢喜。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碰到许多召引。咋看上去,非常不同。但仅就召引而起的忙碌而言,我们大家都差不了许多。
那么试问,这忙碌就是许多人的生活了?
恐怕是的。我们这些许多人,一定要忙碌。且不讲它的客观效益,只就主观获得而言,忙碌是人生之必须。首先,忙碌才能有饭吃,就这么简单。其次,忙碌能使生活充实。充实的生活又能使人的精神满足。这又不简单了。不忙碌的人,无所事事的人,即便有饭吃,也容易“生病”。怨了这个怨那个,甚至怨天怨地,那就病的不轻了。这种人是家庭乃至社会的累赘甚或毒瘤,没什么价值可言。
我的现在,不忙碌了。领取薪资,颐养天年,悠哉悠哉。可我也似乎感觉到一种不再忙碌,或者不能忙碌、无力忙碌、无法忙碌的缺憾,那就是无所事事之后的无聊,那就是赋闲以后的孤单与寂寞。所以我以一种近乎兴奋的心情,观察着楼下这位拾荒者。我羡慕他的忙碌,甚至还有点嫉妒。他引发了我对普通人生的想象,摧生出我对忙碌与无聊的思考。我想说的是,忙碌实在是件好事,它富足生活,充实人生。这就个人而言,已经足够了。所以,忙碌的最大受益者首先就是忙碌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