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生活空间需要多大?可能10平米就够了【房车隔离日记】

在墨西哥房车营地隔离的两个多月里,我看到了理想生活空间的要素,房子不用很大,可能10平米的房车就足够了。

最近一段时间,疫情带来的危机已经渐渐变成了契机。虽然它打乱了我们的旅行计划,限制了我们的出行,但是也给了一个新机会去在有限的条件下生活,去做一种有可能你永远都不会尝试的探索。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不到10平米的房车里。虽然墨西哥的封锁制度不严,但是两个多月,我们出房车营地的次数也就平均每周1-2次,而且基本都是为了必需的采买。惊讶的是,时不时会有“这样的生活还不错”的想法冒出来。

前段时间接受一个采访,被问到,你们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吗?我俩齐声答道,现在的生活很开心,虽然肯定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相对于之前在国内的时候,确实提高了许多。

这让我不由得开始思考,我们需要的理想居住空间到底是怎么样的?现在的生活环境里有哪些元素增加了我们的幸福感?是不是可以不再从房子的大小,来衡量我们想要的家的样子了?

我简单对比了下,目前在墨西哥与之前在上海的居住环境。

简单对比

我们现在的居住空间急剧缩小,私密性也明显降低。

社区里的人数明显减少,但互动率明显提高,有深有浅。

生活的自然环境提升了100倍,鸟叫每天不绝于耳,有四季的植物。

我感觉,那个消失的“附近”又回来了。

一个理想的居住空间要要能降低我们满足生活所需的成本,提供触手可及的舒适和快乐。自从居住在这个营地社区之后,我发现不仅是日常生活,一些社交,个人健康,创造等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在这个环境中满足。这也是一个星期不出门,也不会觉得闷的原因吧。

不过互联网已经成为必要的居住条件之一,现在的年轻人可以生活在任何地方,除非没有网。在此基础之上,从我们目前的体验来看,我觉得多样的社区伙伴,足够的自然环境以及良好的气候也是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关键要素。

我们所在的小社区,由短&长期租户和营地维护的员工组成。短期租户有包括我们的两对房车couple,还有来躲避疫情或生孩子的欧洲couple,长期租户基本是从墨西哥城搬过来享受恬静生活的墨西哥人。大家的年龄相差不多,虽然国籍不同,但是都挺文化包容和开放的。

除了我们的房车邻居,我们跟其他人的交流互动都很少。

有一对夫妻养了一只叫Luna的狗,Luna被放出家门后,总是喜欢来我们家门口先闻闻(被中华料理驯服了),所以跟Luna的爸妈有过一些简单交流。另外一个邻居过着养鸡种菜的生活,我们主动给他们提供日常产生的蔬果垃圾做堆肥材料,所以也有过几次关于“工作,生活”的简单讨论。

跟房车邻居就不一样了,首先我们处于一样的境地,旅行被疫情中断,被迫留在这里隔离。其次,他俩也是亚洲人,我们在文化背景上有很多共通点。所以,我们在一起玩过桌游,组织过烧烤,一起运动打卡,以及经常晚上一起篝火。

社区里的所有人都是新认识的朋友,呈现出有层次的关系形态,让我们觉得不孤单,但是也不吵闹。甚至每天看着工人们浇花,砍柴,建设新的小木屋,都让我觉得恰到好处。在这里每个人都过着自己的生活,但是又和谐自然地拼接在一起,舒服。

想象一下,如果生活在一个独栋房子或更密集的社区里,都没有这样的轻松和自在了吧。

再说说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当然很重要,可是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更“自然”?自然环境到底能给我们的日常提供哪些帮助呢?

说实话,自从有了房车之后,我们已经习惯了被自然围绕的感觉,目前的状态更是。厨房窗外就是黄色的牵牛花,门外就是大草坪,车顶上是好几棵大松树,甚至因为他们长期掉各种枝枝叶叶,我们还有些困扰。树上有很多鸟窝,还都是还唱歌的品种。有时候看视频觉得这背景音还挺好听的,换一个视频才发现是我们自己的自然背景音。

但是这样的环境比在公寓里看到的花坛,出门走进的公园,到底好在哪呢?我做的位置,对着窗外,几乎满眼的绿色,累了疲了就对着外面发发呆,看着被风吹动的竹叶,树干上的小蜥蜴,或者从哪突然冒出来的小花猫。将自己瞬移到另一种无压力的情境当中,紧张的状态就瞬间舒展了。

早晨有时候还是会有起床气,就开门下车,在院子里转一圈,一般不用几分钟,你就会被有意思的东西吸引,可能是发现了之前没看到过的植物,可能是发现某些好看的自然图案组合,可能是发现有果实开始成熟了。总之,时间的一分一秒在这些植物上都没有白费,他们都一直处于变化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再懒着想睡觉啦,真正被这些大自然宝贝们传递了生命的能力呢。

除了我们晚上篝火用的树枝木棍之外,我曾经捡了一个竹竿想做些什么,用一根弯曲的树枝做了一个捕梦网,不仅帮忙打发时间,更是在创造,过程十分有趣,尤其当你处在一个草坪上的树荫之下,我不能想象出更治愈放松的环境了。

最近雨季来临,夜幕降临的时候还来了很多会发光的小伙伴——萤火虫。接连享受了几天闪烁星光间的散步后,开始学习和实践用长曝光拍摄萤火虫。你看,这里的自然环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摄影学习机会,不利用,都有点觉得不好意思。

总之,当这种不会说话,千姿百态,随着时节变化成长的植物,动物成为生活环境的主体时,不管你做或不做什么,都能感受到一种亲和的陪伴,一种安静的力量,一种默默的支持。我由此真正被说服自然环境对居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将会是未来选择居住空间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第三点是舒适的气候,看似有些简单到不用解释,好的天气当然可以给人的心情,工作,生活提供一个好的基础。

重点是,因为我从小生长在四季分明的地区,忍受酷暑和寒冬已经成为了习惯。所以当来到一个每天都会有阳光,气温徘徊在10-25度之前的地区生活时,才知道,原来世界上真的可以有四季如春的地方。可以不再有“啊,今天天气太热不想动”的懒惰借口。当然,懒惰还是会继续懒惰。

但是,幸福指数真得蹭蹭蹭地上长。我们现在所在的地区,处于墨西哥南部,海拔2000多米,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常年气温在10-25度之间。最近正值雨季,之前非常担心 ,害怕会如上海的梅雨季一般。但是真正计入5月份才知道,所谓的雨季只是在下午或者晚上来一两场雷阵雨,基本不过夜,而且每周至少有6天的早晨,可以看到阳光洒下来,其中一天可能会有大雾,但到了9,10点钟太阳也一定不会缺席。

所以即使前一天下午被雨水困在房车里觉得有些闷,但当第二天太阳重新出来的时候,美好的一切又重新开始了。没有任何可以阻挡你来到户外的脚步,运动,劳作,甚至户外工作,天气又给你提供了最有效的帮助。

这样的气候还非常利于种植,家里有菜地的不用浇水了,但是也不用担心潮湿。阳光每天都在,但是不炎热,早晚舒适的清凉温度,非常适合散步,享受一天里最美丽的颜色。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不是炫耀现在的生活有多好,当然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缺点和挑战。更想表达的是,这次隔离旅居生活,以及半年多住在房车里经历,让我拥有了新的居住体验,当然也就多了一些基于经验的思考。

有了偏见的打破,新观点的建立,也多了一些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旅行也好,房车也好,甚至疫情,都是在改变我们最日常的生活形态,而生活是惯性最大的载体,很庆幸能从这个最普通最频发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没什么实际的成就或效益,但就是觉得对生活的满意度提高了,生活的底色变到了它本该呈现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想生活空间需要多大?可能10平米就够了【房车隔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