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局、济民局与吴门医派

       苏州自古就有着丰富优秀的吴中医学流派,历代名医辈出,形成了吴文化特色的吴门医派,有记录的名医千余家,而且以儒医、御医、世医居多,以善于著述、文化层次高而闻名。同时苏州又是温病学派的发源地,清初叶天士《温热论》一书确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温病学派的学术地位,从而形成了“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的特色。

  “吴医”之名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唐大烈将苏州地区三十一位医家的医论汇编成《吴医汇讲》一书,从此“吴医”名称始闻天下,明代杨循吉在《苏谈》一书中称“今吴中医称天下”。在吴门医派大约有温病学派、仲景学派、杂病流派、苏派外科等流派,而以温病学派最具有地方特色和地方优势。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温暖湿润,“吾吴湿邪害最广”(叶天士语)是瘟疫、湿热病屡发地区。明时温病大家吴又可,生活的年代正是疫病大发的崇祯十四年,吴又可亲诊病疫,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写成了《温疫论》一书,清乾隆时苏州又出现了一批温病名家与学者,如叶天士、薛生白、周扬俊、缪遵义等人,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形成了吴中温病学派,尤以叶天士最有名,他所著《温热论》一书,影响很大,有许多叶天士为民解除病疫的传说故事,至今仍在苏州民间流传。温病家有强烈的务实传统,处方用药讲究“轻、清、灵、巧”见长,被称为“时医”。吴中名医都能自制丸药,施济百姓,消灾治病。

       在1229年刻成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平江图》上,可以看到“医院”、“惠民局”镌刻于上,这是我国最早出现“医院”两字的实证资料;而“惠民局”是当时官办的卖药机构。据考证,这所医院创建于宋嘉定年间,后来变成了专治囚犯生病的“安养”院。这也是苏州历史上最早的医院。全称医药惠民局。北宋政和四年(1114)由太医局分出五出卖熟药所而置,改名惠民药局。南宋绍兴六年(1136)置行在熟药东、南、西、北所。后诸州亦置。十八年,改京师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属太府寺。掌配制药品出卖,取其息钱以助户部经费。二十一年,诸州亦改。明洪武三年(1370)于各府、州、县置,隶太医院。府有提领官,州、县有医官。后改大使、副使。掌给军民贫病医药之用。专家考证发现,《平江图》上的“医院”位置就在今天的十梓街与公园路交叉口南侧,苏州市卫生局就在这一带;“惠民局”的具体位置在今十梓街和平桥直街交叉口东南侧。

       惠民药局是元、明中央与地方官药局的正式名称,源自于北宋时代的熟药所与和剂局。惠民药局主要面向普通民众,朝廷对其实行补贴政策,使其出售的药物远远低于市场价格。除了卖药外,惠民药局配有医官兼给患者治病,是宋元时期最主要的慈善医疗机构。

       从王安石变法之时算起,直至清朝不再设立这一机构为止,期间约500年的时间(1072年至1644年),惠民药局的发展可按朝代分成三个阶段。在宋代,惠民药局为专营药物贩卖的官营药局;到元代,它成为兼营放贷与施药的惠民机构;至明代,它转向与进行教育的医学逐渐结合。

       救助贫病之民一直是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养疾之政”:统治者通过一定的方式给包括灾民在内的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六疾馆”,则对“京畿内外疾病之徒施医给药”,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慈善机构之一。到了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城市规模扩张,人口数量激增。开封、临安等城市,更是商业繁华、行旅众多。统治者意识到,在这样的环境里,一旦发生疫情,势必危及百姓生命,造成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威胁统治基础。因此,救济贫困病患、预防瘟疫蔓延颇为宋元的统治者所重视。宋代,也成为中国医疗事业史上的重要时期。朝廷开始设立公共医疗机构,如太医局、翰林医官院等,同时也设立加工药材和销售药材的机构。其中的惠民药局主要面向普通民众,有时也配有医官兼给患者治病,后来成为宋元时期最主要的慈善医疗机构。

财政补贴

       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按照当时新法中“市易法”的规定,药品的贸易必须由政府控制,经营药品是国家专利,不允许任何人私自制作或经营任何药品。当时,熟药,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中成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北宋初年,京城开封设有熟药所与和剂局,主要负责制造成药和出售中药。后来上述机构几经合并易名,改作“太平惠民局”,到元代统称为“惠民药局”。

       北宋时期的药局主要在京城,各州、路设置的并不多。药局卖药的同时,还配有医官,为病人诊断并提供处方,看医用药十分便利,颇受百姓欢迎。到了南宋时期,统治者偏安东南,军事实力较弱,但社会经济仍然很发达,统治者重视惠民药局的建立。自宋高宗绍兴年间起,类似的慈善医疗机构在各州、路普遍设置起来,成为宋朝救济百姓疾病的主要机构,如明州合剂药局、苏州济民药局、建康府药局、衢州惠民药局等即是其代表。其中最著名的是临安惠民药局。

       每到夏天,朝廷会派出医官到临安城内外施医送药,为穷苦的百姓诊治。暑热之季,还派士兵送药下乡,直到天气凉爽后才停止。这种制度,便于充分掌握百姓的健康状况,对于防治疾病和监控流行性疾病的发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每逢疫情肆虐,南宋朝廷还会令惠民药局派出医官携带药品,走街串巷,上门诊治,给散汤药,以免疫情蔓延。在瘟疫暴发期间,惠民药局实行通宵服务,日夜都有专职人员值班,要是“夜民间缓急赎药,不即出卖”,按“从杖一百科罪”。高明的医术和严格的管理,使惠民药局名声斐然,以至许多地方大员患病时都上书皇帝,要求赴京师惠民药局医治。

       惠民药局设置的初衷是让医药惠及百姓,让穷困患病之民看得起病、用得起药。因而,朝廷对惠民药局实行了补贴政策。这样,它所出售的药物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使更多的下层民众有能力承担寻医用药的费用。如果遇到确实没有支付能力的穷人或者灾民,还可以免费施药。

严苛的管理

        惠民药局的管理十分严格:和剂局根据官方药方严谨配置药物,保证用料足质足量,严禁偷工减料。若药品囤积时间过长,超过保质期,就要及时进行毁弃处理,以保证药物功效。为防止造假药,冒充官药出售,惠民局和和剂局各自有“药局印记”和“和剂局记”四个字的大印。另外,东、南、西、北四局,也各自加盖上六字公章。皇帝也曾下诏,若有人制造假药,伪造处方和官印,要依“伪造条例”法办。

       另外,惠民药局的制药、售药均由朝廷派文武官员和士兵负责监督管理。地方上的熟药(中成药),多半是从京都的和剂局运来的。和剂局和惠民局都由朝廷派文武官员和士兵管理,负责监督其制药、售卖,并负责守卫、巡逻和护送等任务,每个所巡防的官兵约有10余人。

       上文提到,惠民药局作为官方的慈善施药机构,有来自中央的补贴,但主要收入还是靠卖药挣钱。同时,在地方药局的经营上,药局也通过放贷获息来维持运营,购买药物。

       南宋时期,一些地方的药局还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比较有名的是明州鄞县,其经营方式是由当地官员捐万缗作为本金买药,然后“剂量精审,阖境赖惠。渐收赢钱,以补泛费,其万缗则循环充本”。

       但同时,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官营药局,盈利仍然是其目的之一,通常只有在皇帝特别下诏时才参与施药救济的工作,并且这种临时性质的救济工作从孝宗之后便很少出现。

       因此,为了补贴官营药局惠民功能的不足,一些人开始集资自主设立慈善药局。他们自行寻找经费设立药局,有些仍是从事药物买卖,但比市场价格低廉,有些则提供民众治疗并免费供药,以慈善机构的模式运营,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这些药局的主导者都具有政府官员的身份。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惠民药局的存在,不单具有慈善惠民的意义,同时对于医药卫生行业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时各药局做成“熟药”的方子,经过统一的整理,汇总成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中不仅对于当时制作的熟药品种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成药方剂,而且书中记载的每一种中成药的制作方法十分详细,为后人选方制药提供了方便。

推广与没落

       到了元代,官营药局不像两宋时期有那么多的名称演变,一律称为“惠民药局”。政治上,元朝的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慈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一些宋代活跃的慈幼、养济等慈善机构都废弛了,但救助贫病的药局在元朝却仍然存在。事实上,早在窝阔台上台之初,蒙古统治者就开始在北方的燕京等十路仿宋朝的规制设立惠民药局,并拨银500锭,派专门的太医负责药局事务。及至入主中原,中统二年(1261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王佑在成都路设置惠民药局,又派他到西川等路为药局寻访医学人才。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下诏令全国各地普设惠民药局,政府通过各地的户口数来决定拨付经费的额度,惠民药局真正被推广到全国各地。这一次设立的惠民药局极多,据不完全统计,路一级的惠民药局就有268处之多,许多以前没有设立惠民药局的地方也纷纷设立,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历朝历代所不能及。管理上,元朝的官府选择当地良医主持药局。在蒙元朝廷修撰的记功政书《经世大典》以及后人编修的《元史》中,“惠民药局”都作为一项内容单列出来,可见在元朝历史上,惠民药局作为一项善政依然占据一席之地。经费来源上,元朝政府改变了宋朝的经营方式。经营者先向政府领取一笔资金作为本钱,再由经营获取利润,再将这些钱帮助需要的民众。政府则不再经营药物的贩卖,给予民间更多的从事相关行业的机会。

       而到了明朝,为了解决元代的冗官问题,将地方官制缩编,中央不再向惠民药局提供补助,所有的药局都改为经营者自筹。此外,医户制度也因户籍制度的崩落而难以正常运作。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明政府不曾明确废除惠民药局,但也让它逐渐走向没落的命运。最终,除了靠部分地方官员重建与维持惠民药局外,施药济民的任务就转向各地的慈善药局了。而到了清代,因政府不再将药局列为官衙建制,惠民药局这种官办的慈善公共医疗机构就逐渐消失了。

吴渊济民药局记

        吴中中医名人辈出,和吴中中药业兴旺亦大有关系,宋时苏州就有太平惠民药局,现在的学士街在宋代称有药市街,当时是一个药材交易的场所。苏州知府吴渊在宋绍定四年创办了一所官办药局,称济民药局,他在《济民药局记》中写到,春疫流行时,“亟择郡医之良,分比闾而治,某人某坊,某人某里,家至户到,悉给以药”,这在中国医药史上能把医疗人员组织起来分配医药到户,及时治疗病人,了解病情的这类记载在中国各类史籍中亦不多见,是吴医的一大创举。《济民药局记》:“乃创济民一局,为屋三十有五楹,炮泽之所,修和之地,监临之司,库廪庖湢,炉硙鼎臼,翼然井然,罔不毕具。总夫匠木石之费,钱以缗计者,七千八百四十五;米以石计者,三百二十三。既落成,复以二万缗实之,为市材费。凡川广水陆之产,金石草木之品,无珍不致,无远不取,冀有益于人,故真其剂,弗求赢于官,故轻其值。料置丰盈,芗味芳烈,较市之炫玉贾石者,相去不啻万万。列肆阛阓,过者欢喜。他日设遇流行之灾,四时之沴,则分医以疗,捐药以济,其为吴门之利,盖未有已也。” 

       南宋时,宋金对峙,流民遍地,自然灾害频发,疫疾流行时见,人民迫切需要医药救济和廉价药品供应。然而国家财政吃紧,中央出资开办的官药局“太平惠民局”网点少,规模小,远不能适应需要。嘉泰三年( 1203年),宋宁宗出台政策,允许地方政府用常平钱开办官营药局。各地有一定落实,其中以平江府成绩最为突出。平江府由苏州政和三年 (1113年)改名而得,是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城内开有官营药局。王鏊《姑苏志》卷22记载:南宋宁宗庆元年(1195年),太府寺在醋库巷建“太平惠民局”;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年),平江知府吴渊在鱼行桥东、广惠坊左建“济民药局”。

       吴渊《济民药局记》是南宋一份极其珍贵的药业史文献。它不仅详细记载了平江府济民药局的开办目的、投入资金、完成规模、设备设施、管理人员、药品采购、经营方针、社会反映、产权变更等整套资料,还证明了鲜为人知的南宋时,朝廷允许地方政府开办官营药局的历史事实:吴渊约见有学问的先生及年长者,和他们谈论孝宗朝乾道、淳熙年间事。当时大宋的国家官制及施政举措,仁德的圣上,常以民命为重而设,全心思虑,凡能做到的事都做到了。如宋孝宗刚继位不久,就急着下令“太平惠民局”呈进防治瘟疫药品虎头丹,并令降低售价十分之九。圣上旨意他要与民同服此药;并说主管部门管理,要像西周那样设“医师”掌管医药 的行政命令,医生考核以疗效的十愈至十失确定等级俸禄,皇帝要亲自奖赏与惩罚,就是此意。近来各地官府都开办便民药店“广惠局”,方便民众买药服药,这是“广”的含意。平江城大人口多。吴渊任平江知府时,恰遇发生春疫。万幸的是本地医生医术高明,他们按居民住地划分区域,分工负责治疗。如某医负责某街,某医负责某坊,深入到每家每户,全都发给防疫药品。贫穷无经济实力之人,还给予钱和粮食。病重不能治愈的,再给予丧葬用品。从2月到7月,救活1749人。吴渊因担心百姓在市上匆忙买药,买到伪劣药品,不仅是为防于此,而且要让他们以后也不上当受骗,于是创建一所“济民药局”。济民药局有房屋35间,炮制场所,制剂之地,驻局监官与现场药官,以及生活设施库房、粮仓、厨房、浴室,制药设备火炉、石磨、煮药锅、石冲窝,两边排列井然有序,无不全备。建筑总共花消工匠、木料、石料费用,钱以缗计,用去7845缗;米以石计,消耗323石。建成后,又以2万缗钱充流动资金,为采购药材、物品费。凡是川广水陆之产,金石草木之品,没有珍贵药材不被买回,不因产地 遥 远不去采购。济民药局宗旨是:希望有益大众,故制药求真,不求赢利超过太府寺官药局,故售价低廉。原料药材装满仓库,药香气味芬芳浓烈。街市上排列着商店,行人看见济民药局都很喜欢。以后若再遇瘟疫流行之灾,四季时令之疫,就可以派局医治疗施药了。

        宋理宗绍定四年,吴渊创建济民药局于鱼行桥东、广惠坊之左,并写了《济民药局记》。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名医马杨祖重建济民药局于平江府内城、两浙西路分出的办公厅故址,以后又迁址于其厅之北。宋宁宗嘉定初年(1208年),南宋京城临安官药局,距北宋京城开封太医局熟药所初建时已过130年,仍主要用捣法粉碎药材。这年,药局医官许洪修订《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他在增写的《指南总论·卷上·论合和法》中,对此有详细记载。他说:“凡汤、酒中用诸石药,皆细捣,罗之如粟米,亦可以葛筛令调,并新绵襄,纳汤、酒中同煎。凡合圆、散药,先细切,曝燥乃捣之。有各捣,有合捣者,并随方所言。其润泽药,如天门冬、干地黄之类,并细切 、曝,独捣令遍碎,更出细擘曝干,若逢阴雨,亦可以微火烘之,既燥,小停,冷乃捣之 。” 济民药局35间房屋的使用面积,也大大超过平江惠民局和北宋开封太医局熟药所。平江、开封二局使用面积有多大,可能永远无法得知。济民药局使用面积超过二局,只是一种大体推测,但笔者认为此推测是比较准确的。平江太府寺惠民药局庆元元年(1195 )创办时,正值宋宁宗赵扩初继帝位,财政困难,故将其小规模建在醋库巷内而非大街之上。八年后,即嘉泰三年(1203年),宋宁宗索性出台让地方政府自办官药局政策,以减轻中央财政压力。《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八之二五》有如下记载:宋宁宗嘉泰三年五月十六日廷议时,允许“ 诸州撰用常平钱,收市药物合成丸散,贱价出卖以济民,略收利息(利润)以供官吏之费,使本钱不耗,为循环之用”。

  苏州很早就出现了药肆,据宋时《中吴纪闻》载,吴中有一朱冲开设药铺,朱冲是那个著名“花石纲”之役的朱勔之父,又是平江人,所以得于府内饮马桥南开熟药铺,绍熙五年又在常熟梅里镇开分店。旧时药铺陈设以格斗药橱为主,曲尺柜台齐胸高,药工在柜内称量、配药,店铺一侧有接方的账桌。明代药材交易多集中在阊门外运河两岸,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据有关方面统计,苏州城中共有各种中药店三百四十多家,著名的有雷允上、诵芬堂、沐泰山、宁远堂、良利堂、童葆春、天益生、潘资一、老益生、太和堂、庆余堂、天德堂、天和堂、大德生、沈留余堂等,有的药铺如雷允上的诵芬堂既有成药加工场,雷氏自己又挂牌行医,所以生意十分兴隆,流传至今仍有“六神丸”、“行军散”、“玉枢丹”、“避瘟丹”等成药蜚声海内外。如今中药铺仍有沐泰山、童葆春、王鸿翥、灵芝堂、宁远堂、良利堂、天益生、潘资一、杜良济、镒生正等十五家在苏州地区仍闻名遐迩,影响深远。

  旧俗,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生日,据清袁景澜撰《吴郡岁华记丽》,“医士骈集进香洙泗巷之三皇庙”,所谓三皇庙祭祀是神农、轩辕、黄帝,因伏羲尝草治砭,以制民疾。神农尝百草而正其名,著《本草》,黄帝咨于歧伯、雷公而作《内经》,因而中医又称“歧黄之术”后又加夏禹、歧伯、伯高、少俞、少师、雷公等配祀,三皇庙遂更名医王庙,据载,旧时“卢家巷亦有药王庙,每至月朔时”,“士女焚香祈报集于此。”每当神诞日,“药市中人牲醴陈献,醵金演剧,以祝神嘏,名药王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代流传的药王有五:一日伏羲、神农、黄帝;二日扁鹊;三日孙思邈;四日韦善俊;五日韦古道;此外还有药师琉璃光王佛为药王。相传四月二十八是扁鹊生日,苏州医药人士举行药王会,或可能是祭祀扁鹊也。又袁景澜书曰:“今洙泗巷清真观医学崇祀三皇,故称医王庙。则卢家巷所奉则为药王庙,据此可知医生所奉为医王,药市中人各有所王,并不相冲突。”

  过去,拜师学医十分不易,除天资聪颖外,还要刻苦自学才能成材,如拜名师则学费十分昂贵,贫寒之家的子弟更是无缘学医。拜师后开始学习《内经》、《汤头歌诀》、《药性赋》等中医基础著作,日常则帮助师傅接待病人、抄方,随师出诊,一边自学一边实践,日积月累,善于钻研,才能成为名医。

你可能感兴趣的:(惠民局、济民局与吴门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