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九段-涌现:在自己身上发挥群体智慧

我们这门课一直都在说未来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不过,是怎样的不确定呢?人工智能的加速,让个体传统的“算法”失效了。对于个体而言,努力和好运,不再是“付出就有回报”的直接因果关系。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不是不想拼命,而是找不到拼命的地方,要么就是被迫拼命,却毫无希望。那我们在这样的未来面前就一筹莫展吗?

好消息是,并非如此。面对这样极端的不确定和无序,我们只能调整自己的算法,用不确定去对抗不确定,涌现就是这样的办法。

那什么是涌现呢?涌现来自对“复杂系统”的研究,是复杂系统中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特征。

在系统科学中它说的是,大量微观的个体在一起相互作用之后,就会有一些全新的属性、规律或模式自发地冒出来,这种现象就称为涌现,而且最后的效果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蜂群的涌现效应

概念有些抽象,我来讲一个“涌现”在自然界的例子。

著名动物学教授弗里施的一个发现让他荣获诺贝尔医学奖,他发现了什么呢?蜜蜂可以通过舞蹈交流。当一只独自行动的蜜蜂发现一处丰富的花蜜时,它会兴奋地返回蜂巢,表演一段“八字舞”。蜜蜂的舞蹈路径会形成一个阿拉伯数字“8”,每个舞蹈套路都包含一个摇摆运动和一个返回运动,从而精确地告诉同伴,食物的方向和距离。比方说,它摆动臀部的时间越长,就代表距离越远。

好玩儿的是,别的蜜蜂看到这样的舞蹈后,就能够把舞蹈解码,然后按照提供的信息找到花蜜。你看,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算法。单个蜜蜂的智能水平并不高,但按一定的方法沟通起来,蜂群就能发挥出“群体智慧”。蜜蜂和我们在“初段闭环”那一讲里,讲过的蚂蚁一样,采用了非常简单的“算法”,然后通过大量个体的尝试行动,最终得出了最优路线。

人工智能的先驱赫伯特·西蒙,就启发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蚂蚁费力地穿过沙滩回家,沿途要爬很多山丘,绕很多鹅卵石。如果我们通过对每条可能的路线进行编程,那么我们注定会失败,因为路径可能无穷多。但反而是蚂蚁社会的简单算法,能够找到最佳答案。蚂蚁们不断重复尝试,走得最多的路留下了最多的信息素,它一定就是最短的路。

你可能会说了,蜜蜂和蚂蚁的群体智能,跟我们每个个体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为什么需要在人生里,加入涌现这么复杂的维度呢?还真的很有关系。

美国学者侯世达就提出了一种有趣的想法,他说“蚂蚁群落在很多方面和大脑原理一样”。人类的大脑也是由无数个简单的神经元,通过信息交换,从而涌现了智慧。他说,蚂蚁群体和神经元群体这两种体系中,整体较高水平的智慧,都是从“一只蚂蚁”、“一个神经元”这些“无言的”群体中显现出来的。利用“涌现”的方法,进化已经在蚁群、蜂群和人类的大脑中构建了智慧力量。你的大脑本身,也就是一个“涌现”的超级系统。

跨越17年的摄影展

“涌现”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如果把它用到我们生活中,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

10年前我看过一条新闻,国外有个妈妈办了一个摄影展,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摄影展的主题很普通,只是摄影师拍下自己孩子的日常点滴, 摄影技术也没有任何高明之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赶到小镇,一睹为快。那么,魔力在哪里呢?秘密就在于:这个妈妈从孩子出生开始,每天为她拍一张照片,一直到孩子成年,一天都没错过。所以,即使每张照片都是那么普通,但是,几千、近万张照片串在一起,实在是震撼人心。

这位妈妈,单看每一个小动作都很简单,可能并没有很多业余摄影师拍得好,但放到一起的“摄影展”就会产生超越整体的效果,这就是“涌现”。

我们用这个妈妈简单而动人的故事,来回顾一下《人生算法》A计划的九个段位:

初段:闭环,就是“按下快门”的这个简单动作;

二段:切换,在主动控制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之间切换;

三段:内控,感知-认知-决策-行动,被简化为按下快门这一个动作;

四段:重启,每天都能重启这个简单而伟大的目标;

五段:增长,孩子每天都在成长,照片仿佛也在自动生长;

六段:内核,母爱与孩子的成长,是不可置疑的内核;

七段:复利,照片越多,叠加起来的时光魔法越强大;

八段:愿景,就抚育孩子这个愿景而言,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CEO;

九段:涌现,妈妈对孩子的爱与行动,经过时间发酵,最终成为一个感动世界的摄影展。

透过这件事,让我们再进一步,看看大多数人没有看透的几点:

1. 成功的要素可能很简单。想要成就非凡的荣耀,并不需要每一个基本要素都非凡。就像能够找到最佳路线的蚂蚁,单个儿并不需要有很厉害的大脑。

2. 重要的是系统。一个妈妈拍自己的孩子,拍了17年。这是一件可持续、有机会由量变跃升到质变的事情。但大多数事情并不是简单重复就可以形成系统的。例如一个人再勤奋,大概率也很难成为诺奖得主。这里面的差别在哪?如果你没有系统,努力是无法叠加的。这个妈妈给我们的启发是,别只想着去当狮子王,你也可以成为蜜蜂群,创造可实现的奇迹。蜜蜂群的秘密是它们之间建立了机制,形成了可以创造“涌现”效果的系统。

如何构建自己的系统

一个人也可以构建自己的系统,怎么才能做到呢?

你需要切换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我们引入“时间”这个变量。在一个个时间切片里的我们,就像一只只蚂蚁和蜜蜂。此时此刻的你,和下一秒的你,就是两只蚂蚁。作决策的你是一只蚂蚁,行动的你是另一只蚂蚁。无数个不同时刻的你,叠加在一起,就像蚂蚁社会一样,构建了一个智能系统。所以,你自己就是一个超级智能系统。

蚂蚁之间的传输控制协议,是这个智能系统的算法。不同时刻的你之间的关系、反馈、奖赏和连续性,就是你的算法。通过这样的比喻,我们就能理解,人和人之间看起来差别不大,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差距就在于,有些人是有系统的,有些人根本就没有系统。有系统的人,就是有算法的智能系统。这样的系统能够不断进化,可以创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奇迹。这就是“涌现”。

那怎么搭建自己的系统呢?

答案我其实已经告诉你了,它就是《人生算法》A计划的九个段位。这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找到自己系统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人生定位”和“个人战略”。我们再回顾一下《人生算法》的造车计划,四个轮子是“感知-认知-决策-行动”,发动机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内核,导航系统是愿景。这辆车就是你我的个人系统,通过它,我们才能长途跋涉,去坚持做长期且有复利的事情。

从初段到九段,正是一个形成个体的人生算法的过程,你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有算法的系统来经营。有系统的人,他的几乎所有经历,无论成败,都会被放入“系统”这个大火锅里。他会不断去检查自己的系统,更新自己的系统。

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学习了贝佐斯的思路,他把自己当作一张资产负债表,把每一个生活、工作中的决策都看作投资决策。这个方法的关键,就是你要去分辨,用时间和钱换来的这些东西,哪些是资产(asset),哪些是费用(cost)。随着时间流逝,会加深你的护城河,给你带来新价值的往往是“资产”;而那些只是当前的消耗,或者时间越久对自己越不利的可以看成是费用。

选择多投入“资产”,少投入“费用”。随着资产的不断增厚,你这个系统的价值就会越来越大。

本讲小结

1、一个人的命运,其实就是他的人生算法的“涌现”。当你有了系统,才可以构建不断进化的人生算法。

2、成功很难被设计,但系统是可以设计的。当你的系统进化到一个临界点,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许就会随之而来。

 划重点

1. 你的一个小行为就像一只蚂蚁,你的整个人生就好像蚁群。一个行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每个人的人生都千差万别。

 2. 成功的要素可能很简单。想要成就非凡的荣耀,并不需要每一个基本要素都非凡。

 3. 重要的是系统。真正的系统中,你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可以叠加,让整个系统发挥更大的威力。

思考题

我想跟你讨论一个问题,按照把自己当作资产负债表的方法,你最近五年作出的重大决策当中,有哪些成为了资产,有哪些变成了费用?经过盘点之后,你对自己作决策的方式有没有新的感悟?

1、5年前就是2015年,那年春节我做了个决定,降薪:降了10-15%的计件工资,2015年这项就节约了30万左右的成本,降薪是因为2014年下半年,我增大了销售额,相对应的就增加了设备增大了生产规模,计件单价是和生产挂勾的。虽降计件单件,但规模大了许多,工人其实比2014年的收入更高。成本降低了,在销售在又有了空间,规模比之前又更大了,所以2015年收入很可观。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年收入。所以这项是投资。

2、2015年10月,我买了3套房子,一套带花园的住房,二套市中心相连的LOFT写字楼。这项是投资。

3、2016年搬厂,原来工厂面积紧张,这项看起来是投资,但现在回想,步子迈大了。这项算费用。

4、2019年7月中止生产,把工厂转租了,把库房搬出去。这项看起来是费用,但实际是投资。

整体来说,投资、所有者权益大于费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11 九段-涌现:在自己身上发挥群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