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父母第十七课:语言的力量

专业父母要给予孩子一生所需要的二件宝贝,

即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者好比是孩子走路的二条腿,

缺一不可。


二者必须在一个九个字的教育框架内实现,

即划底线、设目标、给自由。


底线是这个社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

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比如说当一个三观正确的好人;

图片发自App


设目标则是给予孩子正确的目标引导,

就是给孩子一个奋斗的方向,

这个目标根据孩子的各个阶段不同,

但是相同的是,

设目标都要遵循三个原则,

1尊重原则,即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2独立原则,即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性;

3挑战原则,即可达成并具挑战性;


在底线和目标之间,

就是给予孩子的自由度,

所谓无条件的爱,

就是说在这个自由度里面,

父母必须无条件的全盘接纳孩子的种种表现,

哪怕不尽如人意,

哪怕是他不像别人家孩子那么优秀。


父母要明白,

当孩子坚强后盾和最可靠的港湾,

无条件的接纳这艘出海的船,

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然后,

父母还要当好孩子的教练,

当孩子们带着紧张比赛的受挫感、压抑、自责、自卑等等负面情绪回来后,

父母要给予专业的辅导支持,

还要给孩子无条件的鼓励和爱,

修复他们受伤的心灵,

最终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价值感。


所以,

给自由的本质就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教练型父母终极目标就是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让孩子可以达成自我实现的最高级目标。


在我们这个教育体系运行过程中,

语言是一个最常用的工具,

而且可能还是一个不被重视的资源,

我观察到三种不合适的语言,

如下:


一 口是心非型,

就是父母一边说要打死你不要你了,

一边还是用格外温柔的眼神看着孩子,

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甚至让孩子有人格分裂的倾向;


二张嘴就来型,

就是一看到孩子犯错误了张嘴就骂,

孩子顶嘴了马上恶语相向,

往往又事后后悔的,

就是我们说的缺乏口德的、而且随时都在找孩子的茬、一定要赢孩子的典型,

这会让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

让年长的孩子看穿你并且失去对你的尊重;


三前后不一型,

就是轻易的答应孩子的要求,

可是事后想一想又觉得不合适,

于是又矢口否认自己的决定,

这会损害你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可能造成孩子信用的缺失。


这是非常业余的父母三种错误表现,

可能给孩子造成一辈子的影响,

所以,

孔子说,

三思而后行,

要慎言慎行,

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父母要明白自己语言的力量,

那是一种不为人知的宝贵的资源,

也是一把犀利力的双刃剑,

用的好削铁如泥,

用不好自残八千。


张惠妹在歌里面唱道:

一句话把心烧痛,

把眼睛哭肿,

倔强得掉头就走。。。


是啊,

一句话就可以把心烧痛,

一句话也可以把心温暖,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为人父母,

慎言慎行是标配。


每当你要脱口而出的时候,

其实你不妨暂停一下,

好比在自己的脑袋装一个紧急开关,

想象自己的语言可能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让自己冷静下来,

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是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一年第一百九十八篇(总第198篇)

欢迎留言互动

2019.10.5




归属感来自于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所谓无条件并非无限制的溺爱,


而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业父母第十七课:语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