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孩子青春期成长的密码

霓虹;原创

孩子到了青春期,大脑迅速发育,智慧增长,身体和心理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多种渠道吸收媒体信息,而改变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及对社会的认知,这些变化和家长的教育理念产生代沟,从而引起父母们的内心不安与疑虑。

在从事教育工作中,我接待了一对中年夫妻领着儿子来咨询。父亲是部队上的高级军官,威风凛凛,说起话来气宇轩昂。母亲是军属,长的娇小温柔,说话也是轻声细语。

儿子16岁刚读高一,身高都一米八了。面相随父亲,英姿飒爽却有几分叛逆,性格有几分桀骜不驯的火爆模样。很显然儿子和父亲水火不容,妈妈是和事佬。

进入新学校一学期了,从前很优异的英语成绩直线下降,最近都不及格了。

“你英语成绩怎么考了48分?你最近是干什么了?”父亲吼道。孩子无语。

“你说话呀,是哑巴了吗?我再问一遍英语成绩为什么考的这么差?”仍旧是沉默,空气里安静的针掉下都能听见。

接着暴跳如雷的父亲抽出皮带‘啪啪啪啪’,狠劲打在孩子身上。执拗的孩子一言不发。

母亲听到声音,急冲冲跑出来夺过皮鞭,愤怒的瞪视着父亲;“你怎么能打孩子,你要打连我一起打”说完母亲心疼的把孩子扶到里屋。父亲懊悔不已,无奈的摇摇头。

没想到不久孩子接二连三逃课,拿妈妈给的零花钱去网吧打游戏。至到班主任把电话打到家里。这下父母真是恨铁不成钢又束手无策,只好带到教育培训机构寻求帮助来了。

我把父母按排到休息室后,与孩子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从孩子娓娓诉说中我了解到父亲长期出差,与孩子平日的交流甚少。军人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同样也带回家庭,他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看到孩子成绩落后了拿起皮鞭就抽打,搞得孩子见到他就不是两眼冒火,就是躲躲藏藏不正面交流。更谈不上和谐相处。

孩子长期以来都是母亲一人带大,母亲温婉细致的关爱和慈母教育法赢得孩子的喜爱和依赖。可能是受母亲早期的影响颇深,孩子喜欢温柔的美女老师带课。

高中转到新学校后,英语老师是个面目威严的男性老教师,而且陕北方言重。孩子不喜欢这类型的老师,从此就讨厌了学英语。英语课就偷偷在手机上打游戏。没多久英语成绩直线下降。回到家又不好启齿成绩落后的原因。

孩子原因搞清楚后。我建议父亲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要多和孩子近距离的接触,培养孩子的阳光包容,开朗随和的性格。

从接受自己父亲的男性角色开始,改变排斥男性老师的心理偏见。一番深刻的剖析后,家长也表示一定会改变教育方式。重新认识叛逆期的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一个学生在学校只有八个小时,在学校的时间老师关注的都是成绩出类拔萃,品学兼优的孩子。大部分中等成绩的孩子都是接受传统模式的填鸭式灌输方式。孩子心理上的微妙变化都是被老师所忽略的。

家长会时,有些家长说“单位上事情也是一堆,把他送到了学校就是寄希望于老师好好教育”

“我们有时也不了解孩子心思,问他吧,一问都说会,一考都糟糕,家长也不知道啥原因”有个孩子妈妈激动的高声说道。

每个家庭情况迥异不同,每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都是一致的。只是在通往成功教育的道路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必须是引路人,是主导者。

记得有次遇到个女强人类型的家长,她是开房地产公司。老公也是在外企工作经常出差。孩子的教育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管。全权托付公婆管理孩子。没想到孩子现在跟他们除了要钱,基本没话说了。

说着说着她的眼睛有些潮湿了;她说;“我这么辛苦赚钱也是让她不受苦,不受穷,让我们所受的罪不要发生在她身上。可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她根本不理解。似乎是欠她的,应该为她赚钱。见面除了给我们要钱就没话了。更别说特殊的节日想听到她的问候。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冷酷啊?”

事业和孩子的教育,那个更重要。没有一个正确标准的答案。只能说具体到每个家庭看你怎么认识这个问题了。

隔代教育不仅让幼年成长期的小王子,小公主滋生出娇生惯养,任性跋扈的性格特质,而且从心理上会和父母疏远。有句俗话说;孩子,是谁养的就和谁亲。

父母千辛万苦给孩子创造物质财富,但是忽略了孩子成长期的心理呵护。和孩子心远了,这些财富所带来的能是幸福的圆梦吗?

如果一个孩子在她该接受正确引导的年龄,你忽略了他心理的成长。那赚的钱越多,孩子走向反方向的距离就越远,就会过着寄生虫不劳而获的生活。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从出生到隐隐懂事起,心灵就是一张白纸。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绘画出五颜六色的彩图,最初的绘画师就是家长。

孩子成绩不理想不是智力因素大都是非智力因素。社会上的来自各方面诱惑促使孩子成熟的早。大部分孩子都是复合型性格,一面是留给家长看的乖宝宝,规律的吃饭上学作息。一面是留给自己的自留地。只有背过父母的时候,才可以自由自在,天马行空。

如果想培养一个卓越的天才少年,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开启他的心扉,打开他的心灵大门。与孩子一同成长,一同学习。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只有做好功课才能培养出阳光,勤奋,努力的好孩子。


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所以教育没有一个规范的版本去复制粘贴。我们只能静下心来,跟我们的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像大人一样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就如同门前栽棵幼苗,精心的除草,灌溉,施肥,修剪,只到它长成郁郁葱葱的大树,我们的使命才可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孩子青春期成长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