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好与坏》,给在选择中迷茫的你一盏明灯。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其实,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数不清的选择。

午餐吃那家外卖?PPT用哪个模板?孩子要去哪家幼儿园,跳槽还是继续呆在原公司,创业还是继续安稳打工....等等....

人生,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做决策的过程。而每一次的决策,我们都希望是最好的,哪怕只是一次午餐外卖的决定....

但有可能吗?答案肯定是“不”!那么,有没有一套方法能让我们的决策变得更科学,更加的有据可依呢,从而保证每次的决策都是对的呢?

最近就看了一本关于决策的新书,书名叫《决策,好与坏》,它的作者是克里斯.布莱克。克里斯.布莱克有着多方面的工作经验,他曾经做过会计,当过CEO,创办过网络公司,也做过资金筹集人和投资者。他还是一名扑克牌高手。

书中作者用通过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用了大量的事例来分析决策背后隐藏的复杂机理,并且通过心理学,概率学,还有扑克牌的技巧三者结合,为我们总结出一套比较有科学依据的决策方法。

这本书我拿起放下了很多次,因为书中的很多科学方面的理论,管理学知识,数学理论都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简单来说,就是我读不懂。其实,这恰恰就说明了它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那么,我是该继续读,还是放弃?

直觉却告诉我:“读一下吧!”确实,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在生活中,有着好多凭直觉,凭“第六感”而做出的决策,而很大部分的这些选择事后都被证明是对的。

1995年1月10日,罗伯特.E鲁宾宣誓就任克林顿总统的财政部长。同一天,他就是否对墨西哥的经济问题施以援手去见总统。在无法确保墨西哥能归还的情况下,仅凭他的判断分析,向总统提出美国应该帮助墨西哥。这是一场350亿的豪赌,而结果证明,鲁宾凭着直觉和分析而做的决策是对的。墨西哥度过了经济危机,并如期归还贷款以及利息。

在《决策,好与坏》,克里斯就说到,有时候本能的判断虽然不能成为PPT演讲中的要点,也无法在表格单元格中进行计算,但却是正确的。这种本能的判断,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直觉”,“第六感”。

相信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就是无法用言语解释原因,只是感觉,直觉是要这样做。然后就做对了选择。有人认为这纯粹是蒙的,运气。其实并然,在《决策,好与坏》里,作者以科学的角度,给“直觉判断”以一个名词---“家附近”的决策。

简单来说,就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人们往往可以依靠自己的经验迅速做出决策。比如,在家附近有哪个饭馆好吃,公司附近哪家外卖又贵又不好,自己长期居住的城市有哪些著名的景点,这些问题我们几乎不用分析就能给出答案。

为什么直觉告诉我要坚持把这本书读完呢?其实,也是基于“家附近”。随着这一年强迫性提高自己的阅读量,阅读的技巧慢慢地熟练,认知范围也有所扩大。所以,在大致浏览了一本书的内容框架之后,心中大致就会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细读下去。虽然《决策,好与坏》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点艰涩,但我知道书中的内容是在我认知范围以外的,是我需要补充的知识。通过快速阅读,确认这本书的逻辑性很强,作者本身的阅历十分丰富,他对决策的分析角度很新颖,论据充分,解释也很透彻。因此,得出结论,《决策,好与坏》是一本很值得花时间学习的书。

这样看来,鲁宾对墨西哥施以援手这一个决定,不过也是“家附近”的决策。只是,不得不佩服的是,他的“家附近”范围之广大。

有“家附近”,自然也有相对的不在“家附近”的决策,克里斯称之为“背井离乡”的决策。也就是当一个问题超出了我们熟知范围,也就是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时,又该如何做决定呢?

如果要出国旅行,我们会怎么做呢?不外乎是上网找攻略,或者是请教一些去过这些地方的朋友吧。所以不难理解,在做“背井离乡”的决策时,就往往需要做提前做大量的资料搜集,以及向有经验的朋友,同事,或者专业人士请教后,再分析汇总,最后做出决策。

每一次“背井离乡”的决策,都是在扩大“家附近”的版图。随着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的提升,认知范围的扩大,就能提高做出好决策的概率。所以,人是需要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

克里斯在书中分享的扑克牌心理学很新颖,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野去分析一个问题。另外,对于时机这一个问题,克里斯也在书中做了详细的论述,能帮助我们在关键的时刻,做对选择。

最后,没有完美的决策。只有通过实践不断调整,要尽力而为之,也要懂得及时止损,希望这本书能帮到在选择中迷茫的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决策,好与坏》,给在选择中迷茫的你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