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的伊奇离家出走了,走之前一把火点着了那个永远看起来都干净、整洁、宽敞的家。
更确切地说,她不是离开家,而是逃离。
伍琦诗在《小小小小的火》封面写道,“永远记得,你呼吸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想要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看过的她的另一本书《无声告白》,封面写的是“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如出一辙。
都是经过一连串的世事之后,引发自我的困惑、反思、求证和探索。
最终的结局无非有两个,一个是出走,一个是终结。
出走,并非是指一定是脱离原有的环境和人,也是指在内心里摆脱原有的困顿和束缚,遵循自己的意愿生活。
终结,则是无法从其中逃离而最终沉溺其中,有来自外界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
伊奇的家是完全符合一个正常家庭的标准。
父母都有着高学历、良好的职业背景、兄弟姐妹齐全、家中的别墅漂亮宽敞。
他们的生活一直处于“正常”的轨道上,连他们的父母也都是沿着正常轨道出生、长大、求学并结婚生子的。
一切都无可挑剔。
伊奇的母亲理查德森太太对此感到满意,因为她一向认为只有这样正常的生活,才会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才会安全可靠。
除了伊奇。
如果说生活当中还有什么能让理查德森太太感受到隐隐的担忧的话,那就只有伊奇了。
这个出生时身体孱弱,被医生断定长大后必定会疾病缠身的姑娘,一直是理查德森太太的心结。
所以,她对于伊奇格外“关注”。
同样的事情,哥哥姐姐们可以做的,伊奇不能做,以免出现糟糕的情况。
同样的事情,对于伊奇格外“苛责”。
仿佛她就是家里的一颗“定时炸弹”,一不留神就会将整个家,整个屋子,整个看起来无比美好的生活炸飞。
但实际情况是,伊奇一切都正常,身体健康,头脑灵活,并没有出现医生和父母所担忧的各种症状。
即便如此,周围的人也丝毫没有对她改观,坚持认定她的“特殊性”。
直至米娅的出现,彻底将伊奇心中那颗若隐若现的小火苗点燃。
米娅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丝毫不符合任何主流的价值观的“规则”。
这引发了伊奇的好奇,以及她对于自己家庭成员某些做法说法的厌弃,并最终在米娅不告而别之后,选择逃离眼前的一切,去往纽约,看一看墨守成规以外的新世界。
我想到自己所能看到的身边的生活,几乎都是标准的、传统的。
结婚生子,买房还贷,早九晚五,家长里短…
那也是我曾经憧憬过的理想生活。
因为对于我这样一个自幼就没有主见的人来说,很容易随波逐流,与其说是“理想”,不如说是深受周围人的影响。
其实是没有理想。
因为真正象征理想的小火苗是被覆盖于厚厚的尘埃之下的。
我是极为看重“爱”的人。
这爱可以是亲人之间的,也可以是恋人之间的。
而任何一种感情混杂世俗之后都会变得千疮百孔,所以现实中的“爱”都是出于“消磨”的状态。
始终有缺憾,始终有罅隙。
如果有爱,那么那些标准的、传统的生活也可以算是理想的生活。
至少,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不是鸡毛蒜皮,不是房贷和钢筋水泥,是每一个因为有爱才显得真实的当下。
如果没有,那么我宁愿逃离那些所谓的标准和规则,因为置身其中,除了感受到缠绕其中的束缚,就是日复一日的内耗,别无其他。
我曾经幻想过,如果不考虑父母这一层,因为这是目前唯一可以左右我的决定的牵绊,那么我将会选择如何生活。
我想应该是愈远离人群愈好。
对于物质和生活没有过高要求的人,身体还算健康,那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来应该也不会是一件难事。
常年生活在北方,所以如果有的选,我想应该会选择南方的城市。
或许不知名的偏远小城,总之可以落脚,可以自食其力,做一些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让生活彻底慢下来,与从前诀别,安静度日。
数年来的验证,我不属于那种基于物质、欲望和名利能够做到在职场拼杀,展现十八般武艺的那种人。
我遇事遇人极容易紧张,说不得违心的话,不善于与人维持真实或者虚假的友好亲密的关系。
所以,当没有野心也没有必要的能力时,还能够维持生活,我就觉得心满意足。
安妮宝贝形容这世界应该是一分为二的。我想我应该属于她所说的“地下的人”。
地上的人在日光之下拼杀正酣,地下的人在黑暗中相爱拥抱,安静地流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朝一日,我应该会做一只断线的风筝。
随遇而安,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