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问题”,“你才有问题呢”

如果你的一个朋友现在做的事情在你看来很有问题,要不要改变对方?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取决于这个「很有问题」,是怎么判断的。

换句话说,只是「你」觉得很有问题,还是「你们」都觉得有问题?

01

当我们交换一下位置,其实就马上能得出答案了。

你今天做了一道新菜,自己特别满意,用心地摆盘,拍了照片还修了图,发到了朋友圈。

刚发出去没多久就有很多个赞了,有的人问你,这里面用了什么食材;有的人问你,菜上面的酱汁是怎么做的,你得意地回复着。

这时又出现新的小红点,一条新的评论:太素了,应该多吃点肉。

你会有什么感觉?

这种评论,就是特别典型的——用“我这是为你好”的姿态,讲着“你这样有问题”,所以结论是“你需要改变”。

我,反正是不爽的。

02

还是类似的场景,但是细节稍微有点不同,咱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你一个月之后要参加一个重要的活动,到时会有现场直播,你希望自己的身材再紧致一圈,于是跟身边的朋友说:要是你们发现我想吃高热量的东西,就赶紧制止我。

可是最近经常加班,有一天好不容易下班了,想着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站在M记想着要不来个大可乐大薯条炸鸡汉堡套餐。

这时你同事拉住了你说:别忘了你下个月要参加活动的,吃点别的吧。

会不爽吗?也会,但是感觉不太一样。

03

第一个场景下所谓的「问题」,是其他人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你,觉得你有问题。

第二个场景下,是别人基于你的长期目标,判断现状和这个目标相悖,提醒你这是个「问题」。

一个是以“我”为中心,一个是以“你”为中心。

最近在学李松蔚的心理咨询课,突然发现心理咨询师和coaching都有同样的底层心法——以来访者/被教练者的期望、需求为核心。

所有咨询、coaching的过程,都是围绕着「你」想要实现一个什么目标、做出什么改变,而不是咨询师、教练认为你应该变成什么样。

而且,这个过程所做的沟通,咨询师、教练都是在「促成」你的改变。

就像那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它喝水。

「促成」,就是知道你想到河边喝水,于是带着你梳理路线,澄清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阻力,帮你找到方法走到水边。而不是按着你的头让你喝水。

04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果你的一个朋友现在做的事情在你看来很有问题,要不要改变对方?

有一种特殊情况,可以考虑提醒对方一下。

就是对方不觉得有问题,但是这件事和对方的长期目标是相悖的。

朋友明明要减肥,但是买了一大包瓜子正准备嗑掉,你可以淡定地打开薄荷健康,让朋友知道一包150克的瓜子,热量比一个巨无霸加一包薯条还要高。

如果你朋友还坚持要嗑掉,那……你就帮忙嗑一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有问题”,“你才有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