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6】:在静定中修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也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一、原文(通行本)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二、译文

重是轻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圣人远行离不开厚重的行李装备,虽然生活优裕,却能泰然处之,不会沉溺其中。

为什么泱泱大国的国君,还以轻率的姿态治理天下呢?轻率,也就失去了根基;躁动,也就丧失了主宰权。

三、拓展思考

“静为躁君,躁则失君。”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躁动便会丧失主宰权。

“致虚极,守静笃”是修道者的基本要求。虚静是万物的根本,一个人面对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内心往往会躁动不安,这个时候,内心保持一份自然的静定,才能从笑里藏刀中发现事物的本质,从绵里藏针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如果一个修道者抛弃“静定”而去追求“躁动”,他就永远丧失了修道的乐趣。

修道如此,做学问亦然。

荀子《劝学》有这样一段话: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八条腿,两个蟹钳,可笑的是,它竟然没有自己的栖身之地,终生蜗居在蛇和鳝鱼的洞穴中。究其原因,是因为螃蟹的腿太多,浮躁乱动,结果连挖洞穴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好。

蚯蚓虽然没有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喝黄泉,是由于它用心专一,静定稳重。

螃蟹与蚯蚓境遇的不同,不正是老子“静为躁君,躁则失君”的道理吗?

日常生活中,一个心浮气躁的人,恐怕连一页书都看不进去。因此,做学问如同修道一样,静下心来,术业有专攻,方能有所为。

另外螃蟹与蚯蚓亦体现着老子“”少则得,多则惑”、“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螃蟹腿多钳利,却没有栖身之地;蚯蚓无爪无牙,凭借柔弱的躯体勇闯天涯。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小动物们也能作为我们的老师。

这世界繁杂无常,唯有内心静定,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26】:在静定中修行,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