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力》读后总结

愿你拥有无尽力量,可以伴你爱的人度过所有的绝望!

——题记

共情的生理学依据

猴子实验,当猴子的神经网络隔离后,其无法产生共情,这种状态下的猴子,无法对其他动物的行为作出准确判别,他们不知道一个行为是善意还是恶意。他的生活犹如被隔离,被大脑中原始区域的愤怒和恐惧所驱使。

共情和同情的区别:

同情由即刻情绪所驱动,未经事实的深思熟虑。

  • 共情就是对另外一个人的情感做到感同身受
  • 共情需要更多的时间了解真相。共情是客观的,他产生的基础不是假设,而是事实。
  • 我们生来就就有共情能力
  • 共情能力犹如肌肉一样,不用就会萎缩。锻炼就会加强。
  • 未经考量的同情的心,可能回带来更多的坏处,人都渴望被理解,没有任何人希望别人对他轻描淡写的泛化。
  • 所以,禁止说这种情况之前我也经历过。

压力会导致什么

  • 压力将会使我们失去感知情绪线索的能力,注意力会变差,我们不能像平静时一样去理解某种境遇,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也会言行失常。
  • 两个人在共情互动中会释放出能够使大脑平静舒缓的某种化学物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催产素,后面作者有讲),而这会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乐观的感受。大脑的这种变化,使我们变得更加幸福,遭遇不幸的时候复原力也更强。
  • 很多人,记得每一次被伤的痛不欲生的情景,但却经常忘记被人称赞时的情形。我们所受到的伤害都被大脑存储在情感中,这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防止在未来继续受到伤害。
  • 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拥有的不好的记忆,会成为成年生活中的消极因子,这些因子在遇到压力的时候,就会被集中和放大。还会带来认知偏见
  • 认知偏见,是一种功能失调的思维模式,他会引发很多压力,焦虑和绝望。严重的,有的人一生都在这种失调中度过。
  • 消极模式会产生一种影响人类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压力激素——皮质醇,皮质醇会使大脑的记忆中心的神经系统受损。最终你无法进行很清晰的思考,创造力也会下降。皮质醇会导致神经突触的数量减少。大脑总会按照一种相同的线路去运转,周而复始,你很难想出一件事情的新的解决方法,这导致你可能总是从很负面的角度去思考。并且会持续的处于一种和压力的状态。
  • 消极模式会带来沟通失误,皮质醇会限制一些负面的记忆,让你对自己有一个很顽固的负面印象。
  • 大脑对负面的记忆有很强的存储能力,这种消极模式,会导致人对一些事情的错误感知,比如我们期待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的发生。

压力(长期不被共情)运行机理

  • 压力还会影响海马体,海马体也存在压力激素,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差生压力。
  • 压力产生于我们大脑的杏仁核,杏仁核是大脑的情感中枢,当你走在夜深无人的小巷,身后传来脚步声,杏仁核会立刻感受到这种威胁,发送信号到大脑中负责产生激素的下丘脑,下丘脑发信号提醒肾上腺激素释放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于是不管你是否真正面临了威胁,压力激素都会释放出来。
  • 我们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区分开真实的和想象中的威胁的能力。
  • 肾上腺素,皮质醇发出苛求更多糖分(压力大的喜欢吃糖)的信号,都是非常及的,免疫系统,消化,性欲,身体各个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记忆力,学习能力,共情力都会下降。
  • 小胶质细胞站大脑的15%,他能帮助大脑修复损坏的神经元,小胶质若受到压力的过分刺激,会在大脑中引发各种炎症。 产生各种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
    共情的倾听过程中,大脑会释放后叶催产素,这种催产素会阻止压力激素,皮质醇的释放。这种化学物质,可以使我们变得平静,长寿,减少恐惧和成瘾行为的发生,提高信任感和安全感。
    当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平静的,安全的,我们就能够纠正自己被扭曲的想法。

共情的好处

  • 共情可以缓解压力
  • 共情会降低人们相互防范意识。
  • 共情能够让我们更准确的理解所处的环境和情感关系
  • 共情有助于解决各种冲突,比如,夫妻,邻里,国家,民族

如何获得共情能力

  • 共情首先要求我们清楚,自己是何种状态。饥饿,怒气,孤独,疲惫,这四种状态下,禁止使用共情。
    避免在他人发脾气的时候,带着怒意,做出第一反应,去理解他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试图去理解,那些浮在表面之下的,惹怒他人的导火索。
    避免作出愤怒反应的诀窍在与,意识到一个人大多会因为被伤害,感到失望,或者缺乏安全感而产生怒气。你就能直面那些导火索本身,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作出愤怒反应。

共情是必要的

  • 逃离悲伤的蜿蜒经历,会让人变得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且非常易怒。让人失去了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的能力,也永远看不到他人抑或是自己身上的美好之处。
  • 我们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来治愈伤痛。没有他人的帮助,我们只能不断的重复固有的思维模式,陷入负面情绪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向母亲学习共情

  • 母亲一生是给予的一生
  • 母亲和穷人谈话也很平和并富有耐心

共情的一大内容就是共情式的倾听

1. 错误的倾听:
  • 没有全神贯注
  • 内心演练自己想准备说的内容。
  • 内心盘算着自己要做出什么反应
  • 人们往往会带着偏见去听,在听到完整真相之前就先入为主的在脑中进行补充。
  • 一边倾听,一边联想到自己过去的某段经历。
  • 然后嘴里说着一些安慰的话,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我知道你正在经历什么(共情是严禁说这些话的)
  • 爱下定义或者概况,批判他人,好为人师,爱提建议,打断对方。
  • 倾听的过程,心里被其他事情占据着,根本没有全心倾听
2. 正确的倾听:
  • 放慢节奏,慢慢的听,保持思考和自我平静

  •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 全身心的投入到另外一个人的经历中

  • 关注对方的话语,避免瞬间决定。

  • 特别是讲话时的手势,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

  • 共情倾听的时候,你必须将自己的偏见抛弃,也不能被任何其他的事情分心。

  • 你要学会在如何不被对方前者走的情况下,进行情感连接。
    在合适恰当的时候,将你们两者的线牵上。

  • 并根据他给出的线索来决定何时该往前一步走,(这个最难了。)该靠近一些,何时该后退一步,给彼此留下空间

  • 另外注意:不必事事都刨根问底,有时一知半解就好。(这个初学者很容易误入)

  • 也不会试图给每一个问题找到一个答案,或者一种所谓的解决办法。

  • 不使用读心术

例如:对方刚开口,我已经知道你要说什么了。读心术是一种危险的感知方式,他完全把共情驱逐出去。
多听,少说。如果你一直是能说却很少倾听的人,你的行为本身已经把共情交流的可能性排除。

  • 用一种有技巧的,不带伤害的方式反馈你的真实想法,这才是共情的方式。
  • 自我为中心的人需要反馈,但是他们经常接收不到别人的反馈,因为他们其实对反馈很敏感,也是防范心很重的。
3 如何表达出自己的共情态度:(这个和共情倾听,可能有点类似)

注意:这个过程,需哟啊自我认知,细心的反馈,和大量的练习。

  1.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2. 放慢语速
  3. 避免瞬间决定
    4 . 留意你和他人的身体
  4. 从过去去学习: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过去有哪些偏见,你的精准感知能力就会受限。
    举例: 如果过去,你的父亲经常发脾气,你为此感到害怕。那么当你遇到一些很热情,却并不愤怒的人时候,你可能会变得过度敏感(作者怎么发现的,确实是)
  5. 设定界限,如果聆听着与讲话者的感情混淆,共情将毫无作用。

有八种认知偏差会影响共情:

  1. 指责他人
  2. 读心术
    • 我以为.. ;他这么做就是
  3. 负性偏差回忆
  4. 投射
    • 根据自己身上验证成功的理论,推断它人
  5. 微秒级反应
    • 爸,我抑郁了(中间时间在走呀走,走了0.5秒)
    • 你抑郁啥抑郁
  6. 个人化
  7. 假设相似性
    • 理解你,我懂你,我也经历过 等等这些词汇

  • 更重要的是你要秉承一个有爱的心,一个渴望共情的心去倾听。
  • 努力去听出话语中蕴含着多少情感么,并认真努力的去理解那些未说出口的隐藏之意么?
  • 倾听的过程,是个谨慎的过程,有太多可能会分散我们注意力的因素了。

《共情力》读后总结
共情力——实际操作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情力》读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