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道德宇宙

        道,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指宇宙万物的本源、本质和规律。然而,儒家对于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本质和规律”的道,除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几乎是“不言”,也不认为有什么可以说的。

        儒家常说的道,是与人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儒家把宇宙看作是“道德宇宙”,不是纯粹客观的物质世界,而是把人的感受、认识投射到宇宙中。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宇宙万物有着道德本性、道德原因、道德规律,这个本性、原因和规律,即是大儒们常谈、登坛而讲的道。道德宇宙的道,儒家认为是与人心的本质相同的,因而儒学发展到宋代,大儒用理去命名这个道德宇宙的道,意思更加清晰。因此,宋明理学就有了心即理、心即道、道即理、良知即道等提法,也有了认为追求内心即可得到天理或道的观点。

        《传习录》记载,王阳明曾说:“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又说:“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王阳明多次向别人解释人心、良知和道的关系:“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如数公者天质既自清明,自少物欲为之牵蔽,则其良知之发用流行处,自然是多,自然违道不远。学者学循此良知而已,谓之知学,只是知得专在学循良知。”“夫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道必学而后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然世之讲学者有二:有讲之以身心者;有讲之以口耳者。讲之以口耳,揣摸测度,求之影响者也;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知此则知孔门之学矣。”“圣贤非无功业气节,但其循著这天理,则便是道,不可以事功气节名矣。”

        王阳明认为,求道,良知是明师。“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著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他《赠阳伯》一诗中又提到:“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

        心学,最终还是要靠体会。曾经有人问王阳明“道可言乎”,王阳明答:“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尔要知我苦,还须你自吃。”

你可能感兴趣的:(儒家的道德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