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164(宪问)|识人难,识己更难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孟公绰是鲁国的大夫,后世朱熹的注解,说他很清廉,是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人。赵、魏是大国,对下面滕、薛两个国家而言,赵魏比较大,滕、薛比较小。

        关于“老”,过去的官名有“三老”,也有“三公”。古代“三公”的地位很高,但到了秦汉以后,就很少有明文规定这个官衔了。他们的学问道德崇高,但没有实际行政,着重在提建议或指导,所谓“坐而论道”而已。因此,越是国家大事,越是重要的决定,越要请他们参加议政。往往他们的一句话就可以推翻整个政策,或者建立新的政策。

        至于“老”,也是如此,在古代是很清要的职务,本身要学问好,人品好。凡是清要的官,只要说一句话,影响很大,皇帝都非常重视。到了现在,学术界也好,政界也罢,只要是这个领域的领头人,大家都尊称为“某公”“某老”,有“国之大老”的意思。

        孔子说,孟公绰这个人,要他做赵、魏大国中的大老,则是一等一的好人才;他的才能、学问、道德,担任这个职务非常合适。但是如果滕、薛两个小国家请他作大夫,要他在实际政务上当政,那就不行,会当不好,不合适。

        孔子论人,认为有许些人,担任某一种高位的要职,蛮好、挺合适;但是要他改做实际的工作,去执行某一项具体的任务则不行。平常看他,学问好,见解也好,写的文章、建议、办法都不错。可是让他实际从事行政工作,就不上路。而有些人,要他从事实际行政工作,执行具体任务,会办得很好,如果这样就认为他了不起,把他提拔到太高的清要位置, 那他又完了。所以做领导的,对人才的认识很难,对自己的认识也难,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真不容易。

      有一首评论历史的诗写得很好:“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作相公。若使二人穷到老,一为名士一文雄。”意思是说,隋炀帝运气不好,当了皇帝;而王安石很可怜,作了宰相。这两个人若是不得志,王安石将成为大文豪,他的文章那么好,恐怕当时和后世对他的敬仰,还要更高,隋炀帝如果当时不做皇帝,就是一个很好的名士,一个才子。

        从此可使我们了解孔子讲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的话,的确是意味深长。所以我们说用人难,不但对人才的选拔、安置困难,而每个人认识自己更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别裁》164(宪问)|识人难,识己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