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的“欺负”与“被欺”,往往隐藏着父母养育上的大漏洞!

本文导读:
孩子打人或被打,背后的成因是什么?
父母又该如何防止孩子打人,或被打?
图片发自App

生活中,有些孩子总是很暴躁、粗野,具有攻击性,一言不合,就要打人。与此相对的,有些孩子从小到大,似乎总是被欺负的命,即使换了环境,过不了多久,又被人欺负了。

那么,这样经常打人,或者被打的孩子,他们的背后,往往是怎样的养育体系呢?

~打人的孩子,背后的养育方式很可能是被溺爱、放纵,或者暴力对待。

~被打的孩子,父母往往在教育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少,喜欢用简单的惩罚机制来管教孩子。

以上简略的总结,背后是心理学里的依恋学说:婴儿出生后和养育者(通常指妈妈)之间的互动,会影响婴儿一生的依恋形式和安全感。

依恋类型通常分为3种:

A类——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B类——安全型依恋;

C类——焦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

其中A类儿童,就容易有攻击性,成为打人的孩子;而C类儿童,则会表现出退缩,由此容易成为被打对象。

避免出现A和C,要求母亲在早期,也就是婴儿期,即要规律的抚养,同时给予婴儿积极回应,比如:笑容、赞美、拥抱、亲吻……

图片发自App

接下来,说说对于喜欢打人的孩子,父母该如何纠正。

前面说过,有攻击性的孩子,一般生活在溺爱或暴力的环境中,其中暴力的环境,让孩子习得了暴力解决问题的错误方式。

所以,第一步,父母要自查,或者反省,自己是否有暴力行为,如果有,不要再继续。

清理了环境因素后,对已经养成暴力习惯的孩子,父母可以这么做: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攻击力的获得和表现是两回事,很多时候,人们不见得愿意将习得的行为表现出来,而要真正表现出来,还需要具备关键一点——动机。

动机的判断标准是:是否获利。

所以,要纠正孩子喜欢打人的行为,就要让他每次打人时都不获利,甚至产生损失。

打人孩子过去获得的经验是:打人会收获别人尊重(不管是不是被迫的)、获得物质、引起父母关注(即使打骂也是种关注)、赢得地位(被尊为老大)。

那么现在要纠正,就要用这些办法:退还物质、赔偿、道歉、关禁闭等,只是千万别用打骂的教育方式,那只会起反作用。

图片发自App

再说说经常被打的孩子。

打人的孩子一般挑选的对象不是弱的,就是小的,而这些弱小的孩子,有时因为害怕,不敢把实际情况和父母老师说,由此延误问题的解决。

因此,父母要保持敏感度,能留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及身上莫名出现的淤青等。

同时,要给孩子信心,任何人伤害自己,都要第一时间告诉父母,父母不会责怪,会理性、妥善地解决事端,保护自己。

怎么理性、妥善的解决事端?推荐一个流程给父母:

首先,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要冲动草率行事;其次,征求孩子的意见,并了解孩子为什么想这么处理;最后,行动。

行为的方式:一定先联系中间机构,比如:学校老师;如果没有中间机构,才可以直接找对方孩子父母;如果找不到对方孩子父母,最后才可以找这个孩子。

直接找孩子解决问题,是下策,因为效果往往最差,很可能当面解决了,在家长走后,仍会发生打人情况。

另外,父母要有意识多培养孩子的社会属性,即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基本上不会成为打人者,或被打者。

最后,给经常受欺负孩子的父母一个防患于未然的小窍门

平时在人多的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展现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和保护。这样能有效防止孩子被欺负。

这个小窍门背后是一个心理研究调查显示的结果:喜欢打人的孩子,在举起手准备打人时,他脑海中会迅速排查一下后果,排查的顺序是——被打孩子的父母、老师、周围同学。

所以,如果父母日常,在接送孩子放学时、在学校家长开放日时、运动会等,一切出现在孩子同学面前时,都表现出非常在乎自家孩子,同时,自己也展现出自信有能力的姿态,那么这份联动的震慑力,将会让孩子安全很多。

图片发自App

一个有攻击性的孩子,长大便很有可能是个有攻击性的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能量在增进,破坏力在加强,但改变的办法却在减少,所以,小时候好好爱孩子,发现问题,及时帮孩子纠正,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之间的“欺负”与“被欺”,往往隐藏着父母养育上的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