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一如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原创  山顶洞人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解析:

      我们先看译文: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做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从译文的文字上看,没什么大问题,道理也说得通。但是,好像是废话,不然为什么两千多年来一直战争不止呢?而且,凭老子的智慧,他应该早就知道将来的社会是怎么变化的,明知道说了没用,他是不会做无用功的。所以,这一章肯定另有深意。

      “道”是不生不灭的、恒常存在的,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无。再和谐的时代,“道”也不可能增一分,再黑暗的时代,“道”也不可能减一分。《道德经》是指引我们去悟道、得道的,如果只知道在相上纠缠,那就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我们为什么理解不了《道德经》?就是被相迷住了。老子一说到侯王,我们就“有本要奏”;一说到打仗,我们就戎装待发;一说到“道”,我们就指向天边。要是这样的话,我们永远也不能悟道、得道。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说“道”是恒常存在的,那“天下有道”的“有道”怎么解释呢?天下什么时候无“道”过?所以,要是向外去找,就会处处碰壁。这里的“有道”就是回归了我们的自性家园。我们呆在“家”里,我们自己的天下就“有道”了。

      “走马”是什么意思?别问了,这一问就“走马”了,我们的心意识什么时候停止过“走马”?赶紧把这匹“走马”放了吧。所以,“却走马以粪”就是放掉了我们的贪嗔痴慢疑!如果我们老是骑在“走马”上不肯下来,那这匹不知疲倦的“走马”,将带着我们在六道里永无休止的轮回!

        我刚说过天下不可能无道,现在偏偏就“天下无道”了。“无道”怎么解释?还在想!这一想就是“无道”,所以,“无道”就是我们的妄想心攀缘外境。“戎马生于郊”就是我们的妄想不断地造下因果业力!

      如果我们还在为添了一匹小马驹而高兴,那我们就有打不完的仗:为争夺财色名利而拼搏,为战胜大病小灾而忍受,为应付各方面子而耗损,为博得家人欢心而操劳,为满足各种欲望而透支。总之都是我们自己跟自己打仗,这样下去,永远没完没了。为什么这么惨?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内守,永远在“外面”操劳。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我们为什么“不知足”呢?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富翁。从智慧上说,佛陀、老子不比我们多一分,我们不比佛陀、老子少一分,只是我们被“无明”给蒙蔽了,就像一台电脑,硬件好、软件也好,只是由于我们自己使用不当,塞满了垃圾,因此速度慢了很多。从财富上看,十法界都属于我们,遗憾的是我们不知道,还以为是别人的。按理说,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我们偏偏还想要,于是动了抢夺之心。结果抢劫自己的东西还要造大业,你说冤不冤?可别叫屈,因为我们不能证明是自己的。那如何证明呢?当然是证道!

      “欲得”与“不知足”是不可分割的。没有那个人能寡欲却不知足的,也没有不寡欲却能知足的。只要我们的贪心还在,就永远有犯不完的过失,遭不完的祸殃。所以老子告诫我们:“知足之足,常足矣”。

      谁都知道知足常乐,可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呢?上一章就说过,没有明心见性的人是不可能知“足”的,所以,知足常乐只是儒家的一句空话。我们是俗人,自然就有俗人的贪欲,任何的劝诫都是废话,就像吸毒的人,有一个人会认为吸毒有利于健康的吗?但谁能戒掉呢。

      所以,如果真想知足,就一定要实修!儒家可以玩文字,只要能说会道就能升官发财,而学佛修道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成分的,必须踏踏实实去修,一丝不苟去悟。遗憾的是,现在的佛家和道家也没有几个真修的人了,学了几句空话就当大师度人去了。他们现在倒是“常乐”,但能乐到什么地方去就不知道了,就像诈骗犯,来钱快,也快活,但什么时候被抓就不知道了。

      现在,实修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一边贪恋世间,抓着世间的东西一点不放,另一边又本能地恐惧死亡,于是想死后去极乐世界甚至成佛。这种人实际上比单纯的世俗人还贪,如果这种双重贪求能获得双重满足的话,那“佛”将是十法界第一贪官!哪里还有“知足”可言。

        什么是“常足”?“常”是“道”,“足”也是“道”,两个加在一起,我可说不出什么道道了,反正就是得道了,就是成就了,所以无语了。

      特别补充:关于发愿。现实中,发愿的人很多,只是兑现自己诺言的人很少,因为发愿太简单了,一句话而已,而兑现起来可是要实实在在的行动的,这就难了。而且,很多人发愿的方式不对,他们怎么发愿呢?比如:要是让我的病好了,我一定多做善事;要是让我有钱了,我一定施舍给穷人;要是让我成佛了,我一定度众生。诸如此类,看出问题来了吗?都是为了一个“我”,而且是“我”必须先得到才愿意去兑现承诺。事实上,这么发愿的人即使梦想成真了,也会把承诺扔到一边的,人性就是这样。所以,真正的发愿就是“知足”,就是“无我”!哪怕我只能再活一天,也要为别人做点什么;哪怕我再穷,我也要帮助比我更穷的人;哪怕我成不了佛,我也愿所有众生成佛!如果谁这么发愿并付诸行动,那就厉害了,因为“我”一空业力也空了,奇迹真的就有可能发生了!否则,想凭着小我摆脱业力的制裁是不可能的。谁都知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却不知道自己就是救世主,一切都在自心啊!当我们把“我”扔掉,往救世主的宝座上一坐,最后发现真正被救的正是自己!

      谁都知道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实际上现在地狱里还关着无量众生,而且还有大量众生要往地狱里闯,而地藏王菩萨却早就成佛了。为什么呢?我们千万别以为地藏王菩萨要把地狱众生全部捞出来,那不成劫狱了!那么,地藏王菩萨是怎么成佛的呢?因为万法皆空,地狱当然也空了。也就是说,地藏王菩萨一念就可以把地狱空了,到这一步不是佛还是什么?注意,这个“空”是心空,而不是把地狱里的众生全部捞出来。有人念《地藏经》,拜地藏王菩萨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留个后手,万一死后去了地狱也有人捞他。唉,当处世哲学已经用到这一地步的时候,恐怕堕落是早晚的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道一如道德经》第四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