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朝冯梦龙编撰的《警世通言》,第一卷即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雅意,被一代一代演绎得无比美好。
不过,在我的印象里,只有伯牙与钟子期的一组对话,就是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
这样美则美矣,总觉缺点“故事”,两人是谁?怎么认识的?……冯梦龙就为我们演绎了一个“故事”,使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遇”变成更有层次了,让两个人有了一个磨合的过程。
第一层次:以为是歹人
在这个故事里,伯牙姓俞名瑞,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又在晋国做上大夫,这一次出使来楚为两国修好。完成公务后,为了恣情观览故国江山之胜,特意向楚王请求坐船回国。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到了汉阳江口,遇上大雨,船不能前行,就停泊在山崖之下。云开雨霁后,天上升起了明月,伯牙就“抚琴一曲,以遣情怀”,结果一曲未终琴弦断了一根。这琴是有灵性的,定是有人暗中偷听,在这山野之中,肯定不会是聪明好学之人,于是他断定是有刺客或盗贼在旁。
这段给了我们一个悬念:到底是谁?
不过,不管是好是歹,这是个“异人”。
第二层次:这个樵夫“非俗士”
待要搜检一番,一个樵夫在岸上承认是他在岸畔避雨听琴,这就是钟子期了。伯牙显然是有点瞧不起山野村夫的,说:“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这也难怪,毕竟伯牙是大官,直到我们现在,弹琴听琴都是件雅事,像我这样的人听听琴曲,那是属于附庸风雅之举的。不要说在春秋战国时代,伯牙自然不会相信一介樵夫之言。但是钟子期的反诘却比伯牙的质疑还要高明:
“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该有抚琴之客了。”
对啊,弹琴与听琴,本就是两面一体,你说山野地方的人层次低,欣赏不了高雅的音乐,那么你怎么又在这山野地方弹上琴了呢?那不正说明你这弹琴的也不过是荒腔野调?
这时伯牙觉得这个樵夫不简单,或许不是“俗士”,就再考了他一回刚才所弹之曲,听得回答正确后,大喜而让他上船细谈 。
第三层次:这个樵夫讲礼仪
在期待“樵夫”上船之时,我想伯牙估计是在心里描画一个勘破红尘的“山野隐士”的形象的,弄不好就是后来唐朝时“诗佛:王维那样的半官半隐之人,整日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
但钟子期一上船,还真的是个樵夫:头戴箬笠,身披蓑衣,手持尖担,腰插板斧,脚踏芒鞋。不过这个樵夫与一般的樵夫又明显不同,非同一般的镇定自若。冯梦龙非常细致地描绘了他来见伯牙时有条不紊的表现,他先把樵夫装束解去(里面是乡村读书人的装扮),又将蓑衣、斗笠等物都放在舱门外,芒鞋脱下来抖去泥水后再穿上才进舱,见到伯牙后也只是长揖而不下跪,真是一个讲究礼节、不卑不亢的文明人的表现!
不过,不管怎样,在上大夫伯牙眼里,这反正就是一樵夫。
这时伯牙眼见他真是个樵夫,却又有点自重身份了,待见钟子期“全无客礼”,要不是自己叫他来的,恐怕就要立马请他回去了;连让他坐下也只是“把嘴向樵夫一努”,甚至对钟子期不谦让一下就落座而微有嗔怪之意。
这细节说明伯牙对山野之人是确实有点瞧不上的;不过,也正因此反衬出他后来与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可贵。
第四层次:大官樵夫成相知
他带着点质疑口吻考问钟子期有关他所弹的琴的来历和好处,钟子期一一对答如流。这就让伯牙出乎意料了,虽还认为是“记问之学”,但已经不敢小觑,“不似在先你我之称了”。然后就是终极大考:“假如下官抚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之否?”钟子期的回答还是从容不迫,但又满含信心:“大人试抚弄一过,小子任心猜度。若猜不着时,大人休得见罪。”
结果就有了流传千古的“高山流水”。
我曾有疑,像钟子期这样的人,见了大官也这般从容,必是不羡富贵之人,为什么伯牙两次三番表现出对乡野之人的鄙薄,为什么钟子期一点情绪也没有呢?会不会是冯梦龙疏漏了?后来想明白了,不是漏写,而是钟子期前面听过了伯牙的琴曲,已经了解了他,只等着伯牙来了解他而已,自然不会不高兴的。
第五层次:摔琴祭友
钟子期受伯牙激励,用伯牙临别所赠黄金买书,日间劳作夜晚读书,却因辛劳过度,英年早逝。一年后依约来访的伯牙伤心之至,在钟子期墓前鼓琴一曲,后摔琴相祭。
作者在这里特意描写了他弹琴之时,围观村人的表现是“闻琴韵铿锵,鼓掌大笑而散”,钟子期的老父说因为他们“不知音律,闻琴声以为取乐之具”;而他所奏之曲,并钟父也“模糊不懂”,一则突出了身处乡野的钟子期的特异可贵,二则打消了伯牙能找到“钟子期第二”的念头——他的“知音”已经不会再有了!“知音”不再有,又要这“音”何用?于是,伯牙“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把他心爱的瑶琴摔碎在了钟子期墓前。
这给故事留下了遗憾,却又把知音情义推向了高潮。
从身为大国上大夫的伯牙怀疑钟子期是奸盗之流,又怀疑他吹牛,到以为是个隐士,到小看他真的是个樵夫,又到成为知音,到知音早逝而摔琴相祭,中间富有层次,把两人充满戏剧性的相识相知演绎出来,读来非常动人。
《警世通言》是《三言》之一,文学性、思想性俱佳,是值得我们赏读古代白话小说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翻来一读。
我是陈想书语,欢迎关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