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道理,坏道理

上学时,总有一些问题常困扰着我:

“我该不该学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比如像那个考第一的女同学那样每天早起学习?但那个考第二的男生却坚称保持足够的睡眠才能考好,而且就在他说过这话之后的考试中,他就考了第一…...”

还有一个问题,它甚至引发过多次寝室论战----人是先有了地位,才获得了更大的能力,取得了成就;还是先有了能力,再获得了地位?

生活中,我们经常试图应用那些听过的道理,做出更好的选择,获得更好的人生,但往往不知道该用哪个道理来行事,是该“良禽择木而栖”,还是该“忠臣不事二主”?很多情况下,同一件事却有两个相反的道理,我们到底该相信哪个道理呢?一句“看情况”,“道理都有适用的范围”就可以解决吗?

很惭愧,过了十多年,我才渐渐明白道理是分“好”与“坏”的。

这里说的“好”与“坏”,不是判断那些“宁教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说法的标准,那样的“道理”是用“对”与“错”来区分的,或者说那都不叫“道理”了,更不用说还要去区分了。

这里说的“好”道理,是要“有用”。

“有用”是指可以改善自己的行为,能够让自己进步。比如,上面提到的“先有地位还是先有能力”的问题,无疑有很多人是通过把握机会,先得到了地位才获得了能力,特别是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如果一味的等待自己“准备好了”,那恐怕真的永无出头之日了,从这方面来讲,这个道理是对的,先“完成”再“完美”,才是适合发展的选择。

但我为何还是认为,“先有能力再有地位”才是“好”道理呢?

因为用这个道理才能让自己努力,让自己进步。不妨反过来想一下,如果坚信“得到了那个职位,才能锻炼出能力”的人会怎么处事?在职场上,他会不会不断要求老板给他升职,培训,而忽视自己不够努力呢;生活中,他会不会更容易不满,更容易埋怨社会的不公,更倾向于给自己的不幸找借口呢?

之所以说这个有一部分是“对”的道理是“坏”的,是因为从人脑的运行机制来讲,这个道理更大概率上会让人放弃努力,寻找借口而不是强调把握机会。

“把握机会”在这里不发挥主要作用,不妨把道理想象成药物,如果它的副作用太大了,就不能用。

你可能会问,那不就失去了学会“把握机会”这个道理了吗?其实这个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道理太多了,自然有其他”好“道理会指导出这一点,比如,刚才提到的“完成”大于“完美”。

区分道理是“没用”还是暂时用不上

如果你现在还只是个大学生,“投资时,要自己为结果负责”和“教育孩子时,身教大于言教”,这样的道理看起来似乎对你没用,但它很大可能对未来的你非常有用,哪怕你觉得目前的你用不上……

但如果你在还是一个穷学生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投资,就开始“立言,立行”,那你的人生很大可能就会非常不同,要知道巴菲特和达里奥就是在学生时开始投资的......道理之所以能改变人生,很多情况下就是别人认为它还“用不上”,而你知道它其实非常有用,而且你还去实践了,去验证了。而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人,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会感慨,会后悔,没有早学会这些道理。

扔掉“过期”的道理

还有些道理,就像过期的药物一样,如果吃下去,不但不会让你变得更好,反而会害了你自己。比如上学的时候听过这样一段讲资本的话: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资本确实追求利润,贪婪确实会让人误入歧途。但你有没有想过,在现在这个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按照这个道理,创业者是不是都不该追求100%以上的利润呢?

换句话说,你去创个业,哪怕仅仅让工资翻了倍,你就“践踏一切人间法律”了,你还敢吗?更何况,你可是为了追求十倍,百倍,乃至千倍的回报才创业的。如果成了马云爸爸,千倍都远远不止......难道要把这些创业者跟毒贩归为一类?

现在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黑社会老大说自己最恨的是游戏公司,因为游戏产业的发达,让他们收不到小弟了,要知道小弟打游戏赚到的钱已经远高于收保护费啦......

换句话说,假设你创立了一家游戏公司,让很多游荡的青年参加游戏比赛赚了钱,避免他们成为“社会青年”,结果成了一种“敢犯任何罪行”的事......这个道理现在还成立的话,马化腾是肯定干不下去了。

想想虽然有些奇葩,但原因其实挺简单,社会发展改变了参照系,这个道理过期了,可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个事实,很多以前有用的道理都已经过期,或者即将过期了……,如果你还在被这些“过期”了的道理迷惑,还在按照那些道理行事,那更可能会“更加过不好这一生”。

伟人追求真理,我们普通人不必追求那些终极的道理,但寻找那些好道理,验证它,应用它,分辨出那些是“坏”道理,过期的道理,这辈子就会活的很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道理,坏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