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生大事》|长路漫漫爱无休

听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即使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听一听,也觉得喉间哽咽。妈妈,是最有力量的名字。

如果让你选一部最能打动你的关于邻里亲情的电视剧,我想《请回答1988》这部韩剧一定榜上有名。即使距离首播已过5年,但仍有不少的人随时翻看重温。我们被他们的故事所打动,被他们的亲情温暖所治愈。

在我们的民族文化里,我们是崇尚含蓄、内敛的。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炽热的感情放在心底,我们实在是太过羞于表达我们的爱。以至于在很多时候,我们会遗憾,会后悔,会懊恼当初因害羞而未及时说出口的话。

原本以为外国人,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人会因为他们的热烈奔放,他们的主动表达,而比我们少了这许多的遗憾。可最近读了这样一本书——《我们的人生大事》,发现在儿女亲情方面,我们都是一样的,有笨拙,有遗憾,有后悔,有懊恼。

《我们的人生大事》是一部关于儿女亲情的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部关于作者的回忆录亦或是成长史。作者通过对外婆、母亲以及自己和女儿的描述,带领读者一同去探索骨肉亲情的紧密与疏离,去直面女性要面对的人生问题和思考路径。

本书的作者,杰西·格林格拉斯,英国作家,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斩获萨默塞特·毛姆奖和埃奇希尔短篇小说奖。同时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这本书里她将自己的过往以及现今的生活铺展陈列开来,向我们展现了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矛盾感与幸福感,同时引领我们去探索更多的人生问题,比如自我的认同感和主体性,比如人生的抉择等等。

杰西出生在一个通常意义上来讲并不算幸福的家庭里,虽然母亲一直很爱她,但由于母亲和父亲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总是经常吵架,还未过完童年她的父亲就离开了这个家,以至于她很少得到父亲的关爱。每年8月份,她都会被母亲送到她的外婆——精神分析师K博士的家暂住一个月。

这个月对于杰西来说是及其难熬的时光,她害怕与外婆独处,不想每天的傍晚都被外婆拉进她的诊疗室里,把自己当作病人一样地分析,或是告诉她关于精神学科类的知识。她在最需要母亲陪伴的时候,母亲却只陪她起初的两三天,然后就会回到他们自己的家,去与她的父亲相处。想要努力弥补他们的夫妻感情,以至于杰西很多时候都认为自己是破坏父母二人世界的累赘。

除此之外,杰西也非常不解母亲与外婆之间的疏离感。杰西的外婆是一位精神分析师,她像很多精神分析师一样,不仅会分析自己,同时也会把自己的孩子作为自己观察、分析的对象。

在杰西母亲很小的时候,每一天都会被杰西的外婆追问昨晚做的什么梦,以及梦的内容是什么。外婆要求母亲要一字不漏,事无巨细地描述出来,以便去了解女儿的精神状况,以及所思所想。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小朋友来讲,这实在是太过残忍。她想不到这是出于母亲的关怀,只想用尽一切办法去逃避,于是五六岁大小的年纪想出的最好的办法,便是告诉自己的母亲自己没有做梦。

也许从这个时候开始,杰西的母亲和她的外婆就再也没能好好相处过。普通人家亲密的母女关系,不论是对杰西和她的母亲来讲,亦或是对杰西的母亲和杰西的外婆来讲,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正是因为母亲和外婆的关系,自己和母亲的关系以及自己和外婆的关系,让杰西害怕成为母亲,她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这个角色。结婚多年,杰西一边渴望成为母亲,一边又害怕成为母亲。她的想法徘徊了很多次,和丈夫也基本上是避而不谈。

最后终于他们下定决心要一个孩子,成为父母,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孕期的种种反应不时地考验着杰西,她会沮丧,会痛哭,但确实不得不承认在种种不适里面依然有幸福,有期盼。

在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后,杰西忽然就明白了很多以前自己疑惑的事:她读懂了外婆每一次与自己交谈时的郑重并不是作为精神分析师K博士的身份,而是因为她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自己的外孙女,只想让她更快地了解自己,更加独立,更加自主;她明白了母亲对自己伟大而深沉的爱,以及那些琐碎的日常中所迸发出来的甜蜜与幸福;她也懂得了,外婆与母亲在那个名为“疏离”的外壳下所包裹着的亲密无间,相依相存。

在某一瞬间她发现了原来爱一直在那儿,从未消失,从未出走,从未离开。这份爱让那些成为母亲的人既有了软肋,又有了铠甲。所以才会那么的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倾囊相授,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倾听,都要一股脑的讲给他们,只期望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少受苦难。

但正如龙应台在《目送》里所写的一样:“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们应该先“完整”自己,“照见”自己,这样才能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人生大事》|长路漫漫爱无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