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十四——十六
十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解读: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物质条件并不是决定一切的东西,不能以物质条件未达到预期而拖延其他事情。因为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永远都是无休止的。我们不能把对物质条件的追求作为一生的追求和生活的全部。
即使物质条件达不到,也不影响我们去从事我们想做的事,越是这样,我们就应该越好好学习更多的知识、本领;更应该去精进我们的认知、修为、境界。
我们能做的是拜托物质带来的压力。即使要去追求物质,也要学好想学、所学;去做想做、能做之事,带来物质上的回馈!
2、敏于事,慎于言:告诫人们多做事,少说话。做事不能拖拉,不能夸夸其谈。要脱去伪装的外衣,行胜于言。
3、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我们要积极寻找能够帮助你、能够值得你学习的人,做事、做人要走正道,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邪门歪道,让家人蒙羞为耻。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这句话的解读有自己的理解。
4、“好学”:我们要不断摆脱个人身上“动物性特征”,即吃饱、穿暖、住好等物质上的追求。因为这些追求会让我们产生焦虑。要提高社会性,即要好学、有责任感,更多的追求精神层面。
总结:我记得我最早在QQ上的个性签名写的是:人终其一生的努力,都是在为了自身的这身臭皮囊!其实我们从小所做的事情,包括学习、积极进取......无非都是为了有更好的事业、生活,最终都要归结到对物质上。只不过物质是成功的一种外在体现。要看本人是否在意这种外在的东西。而我们的这身“臭皮囊”也是要靠外在的物质所供养的。
只能说,希望人们发自内心对精神层面所追求的更多一些,会比一味的追求物质要更好些。说白了就是我们要更多地是学习和自身修养的提高。而对物质的追求做到知足常乐、不强求即可!
十五、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妄自狂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不如穷却享受当下生活,富贵却不忘继续提升涵养的人。”
子贡说:“修养的完善,如同《诗经》里说的玉器加工一样,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经》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啊!”
解读:1、无谄:忍耐,有痛苦和愤怒,却要压制的感觉。
贫而乐:虽然穷,但发自内心的接受、快乐。
富而不骄:有钱,假装平易近人。
富而好礼:富贵,但发自内心的好学、知礼
2、说明人生的修为、境界是无止境的,可永远切磋琢磨下去。
十六、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读: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别人不知道自己”这个事情。
1、孔子说的“君子”都是向内发力,都是时时刻刻要自省的人。这种人不会对外在的事物、人们对他的看法而在意,因为他在意的是自己是否真正的先去了解别人,无论是别人的性格、需求、想法......再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才能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包括和别人的交流、合作等等。
2、想要让别人能了解你,你要主动的了解别人,努力让自己做的更好,用自身好的品德、才能来影响别人,让别人愿意被你影响,用你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这样怎么还会担心有人不了解你呢?
3、即使你做的很好了,还是会有人误解你、曲解你,那也不必要过分的焦虑,焦虑只能增加自己的不良情绪,让自己停滞不前,甚至会退步。而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抱怨他人,尊重他人,并积极主动地理解他人,多为他人着想。这也是一个宽恕他人,更解放自己的过程。
4、所有,别人认不了解你只是个结果,我们与其在不确定的结果上担心,不如担心自己的能力并付诸行动去提高自己。正如三毛所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只有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能做的,肯定会被更多人了解并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