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小札记

                          读杜小札记

    从去年夏天开始就跟着老师还有师兄师姐们一起读杜诗,可对于杜甫其人其诗的理解并不深刻,也并不是很喜欢这个伟大的诗人。许是没有经历过他那饱经忧患的人生,无法感同身受,总还是喜欢苏轼多一些。有时候就会想,杜甫生活得那么苦,妻儿都跟着他颠沛流离,他连自己的小家都经营不好,又怎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儒守官的传统家世讲求的不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何以到了杜甫这儿就颠倒了些顺序?可是大多数崇拜杜甫的人并不会这样想,因为杜甫无论在人品还是诗品上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我只是在读杜诗的时候,颇为同情他那同甘共苦的妻儿。

    可是反过来想想,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安史之乱爆发,各地战火不断,就算他想要过上安稳点的生活,也实在是难上加难,更何况他是这样一个仗义执言,不懂官场之八面玲珑的忠厚之人。欣赏杜甫,更多时候是被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一饭未尝忘君”的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在他的诗里不胜枚举。就算对他诗歌的艺术技巧,什么平仄,拗救,典故等都傻傻搞不清楚,也还是会在字里行间体会到诗人深重的感情。

  清代杨伦笺注的《杜诗镜铨》中有一段阐明杜诗“不可注,不必注”之原因的序“杜拾遗集诗学大成,其诗不可注,亦不必注。何也?公原本忠孝,根柢经史,沉酣于百家六艺之书,穷天地民物古今之变,历山川兵火治乱兴衰之迹;一官废黜,万里饥驱,平生感愤愁苦之况,一一托之歌诗,以涵泳其性情,发挥其才智;后人未读公所读之书,未历公所历之境,徒事管窥蠡测,穿凿附会,刺刺不休,自矜援引浩博,真同痴人说梦,于古人以意逆志主义,毫无当也。此公诗之不可注也。公崛趄盛唐,绍承家学,其诗发源于三百篇及楚骚、汉魏乐府,吸羣书之芳润,撷百代之精英,抒写胸臆,镕铸伟辞,以鸿博绝丽之学,自成一家言;气格超绝处,全在寄托遥深,酝酿醇厚,其味渊然以长,其光油然以深,言在此而意在彼,欲今后之读诗者,深思而自得之;此公诗之不必注也。”这段话将杜诗之价值涵盖无遗,并且强调了注杜诗必须对诗人的经历有深刻体会,理解诗人寄托遥深的用意。不可注,是因无法设身处地;不必注,是因诗意深远,韵味无穷。所以读杜诗会诚惶诚恐,因为知道自己“道行太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公元712年(唐睿宗太极元年)正月,杜甫降生在河南巩县的瑶湾,到770年冬去世,他的一生经历了59个年头。关于他人生的分段有多种说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一、读书漫游时期(35岁以前,天宝五载746年以前)。代表作品《登兖州城楼》《望岳》等,颇有李白之豪放气魄,正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青年时期。开元19年,杜甫20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之后与李白再未相见。杜甫一生写下了许多怀念李白的诗歌,都是在这时建立的感情基础。   

    二、长安困顿时期(35—44岁,天宝五载—天宝十四载755年)。代表作品《春日忆李白》《醉时歌》等,诗人困守长安十年,应试落第,拜谒达官贵人,投诗献赋,初被授为河西尉,杜甫不就,后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河西尉是正一个九品下的官职,其职能主要是司法捕盗、审理案件、判决文书、征收赋税等杂事。做这件事情要时常拜迎长官,有时还要因催租税而鞭打百姓,因此杜甫情愿做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这一时期,诗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诗人忠君忧国,同情人民,怀才不遇,鞭挞统治者等复杂感情交织的写照,也是他沉郁顿挫风格的集中体现。耳熟能详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出自此诗。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岁,756—759年)。代表作品《哀江头》《羌村三首》《春望》《曲江二首》等。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鄜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唐肃宗感念他的忠君,让他做左拾遗(为皇帝政策决策进行查漏补缺的官职,就是挑皇帝的毛病。这是杜甫最为接近皇帝的机会,也是做过的最高的官职)。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但是唐肃宗贬杜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掌官员、考课、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表疏、医筮、考课、丧葬等事)。从被贬就可看出诗人是一个正直,不懂世故之人,也注定他不可能长久做官,唐肃宗怎能忍受自己的大臣老挑自己的毛病呢?偏偏杜甫就是一个“不吐不快”之人。

    四、西南漂泊时期(49—59岁,760—770年)。代表作品《登高》《秋兴八首》《百忧集行》等。这一时期,战火饥荒不断,杜甫被迫弃官,携家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后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严武被任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时,杜甫又前往投奔,严武去世后,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最后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杜甫在成都草堂过了一段人生中最为安逸的生活,写下了许多有诗情画意的作品,如《江村》中“老气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一幅天伦之乐的画面,但他依然不忘国家和人民。

    如果把第四个阶段分开来讲,还可以细分为流寓两川时期(48—54岁,759—765年,乾元二年—永泰元年);寓居夔州时期(55—57岁,766—768年,大历元年暮春—大历三年正月);漂泊荊湘时期(57—59岁岁,768年—770年,大历三年春—大历五年冬)。这就变成了六分法,此外还有三分法与五分法,此不赘述。

    关于杜诗的传播,在唐代并不理想,一方面文字多以抄本形式流传,大大降低了流传的效率,另一方面,杜甫的诗风与诗歌所描述的现实内容并不符合当时统治者或者是知识分子的普遍观念,因此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杜甫的诗歌并未引起关注。杜甫自己写了许多赞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诗歌,但是并无回应,也难怪杜甫晚年感慨“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中晚唐时期,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白居易也重视和学习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以他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为杜诗的进一步流传起了重要作用。    到了宋代,杜诗的流传逐渐兴盛,这与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有很大关系。宋代重文轻武,士大夫地位高,他们对于杜甫忠君忧国的思想感受深刻,宋代学者崇经辨杜与对杜甫诗歌的知人论世的经典解读风气开始全面兴盛,杜甫诗歌的经典地位在此时才有了事实上的建立。

    总而言之,杜甫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史的经典,不仅是因为他是诗艺的集大成者,也因为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看了这么长时间关于杜甫的研究论著,对于杜甫的生平都还是难以理清,今天梳理下来,也为这学期的继续读杜诗做些准备。如果有更深刻的感悟,还是希望自己能写下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杜小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