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自身的特征资源|信息过载的时代,每个人都有“病”

这是一个有病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身上自省,试图找出自己有什么问题。


生活中,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有强迫症,完美主义

或者选择恐惧症、睡眠困难症

又或者是焦虑症、孤独症……

总之,我们都要有点什么“症状”,似乎这才符合常态。


同时,我们越是用力想要克服它,就越是摆脱不了。

举个,就好像晚上失眠时,越是想要睡着,反而更加睡不着。。。。




这是因为,当人太过于关注一件事情,或者产生对它的担心/恐惧时, 过多的关注反而会强化我们对它的印象,让人在焦虑/担心的事情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焦虑/担心, 即焦虑/担心 我们的焦虑/担心 本身,这样反而,下意识中催化我们所焦虑/担心的事情的发生。

有时候我们用强迫症/困难症/有问题 这样的概念去帮助理解某个人,或者定义自己时,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有可能更加不利于我们去解决我们的“症状”。

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语言系统”的问题,大量的疾病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发明的。当太多的信息概念涌入、并且开始定义我们的生活,我们太过于“相信科学”,过于“崇尚权威”,想要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去生活。当我们被这样一系列的方法包围的时候,我们真的会相信自己是一个没问题的人吗?还是也许会相信自己有问题?

我们现在的时代有很多“干预”的思路,会去诊断它。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维持了更大的“问题”—— 这是一个充满问题的时代,我们的“病”也越来越多。


以下这些常常在网上、自媒体上看到的名词:拖延症、选择恐惧症、焦虑症、网络成瘾、爱无能、直男癌…… 在医学权威的诊断标准里面都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它们根本不是权威的疾病。

但在现实中,有人甚至去开发出测量的工具去定义,评估它们。甚至有时候会去治疗它们。比如,前些年,有些家长送孩子去电击治疗网络成瘾,但其实网络成瘾就不是一种病。

例如,现在人们常说的中年男人“油腻”,是否会在未来某一天,出现一种病叫做“油腻病”?

记得曾经有一位作家说过:网络语言的流行化,是思想的简单化。(大致意思,没找到出处)




那面对焦虑/ 敏感/ 强迫症/完美主义/选择恐惧症/睡眠困难症/孤独症等这些特征“疾病”,我们只能束手无策了吗?

首先,把焦虑/担心/强迫症想像成自我的包袱,当作我们的一部分,接受它

这种应对方法就是在大脑里接受我们的“症状”,没关系,就把它当作我们的一种束缚,同时,因为这个束缚,我们自身70%的能量和战斗力被隐藏了起来。

那想象一下,我们用剩下的30%的能量就足以应对日常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等各项事务,

如果有一天,在面对某件重要的事情时,当我们脱下了这层束缚,火力全开、发挥出我们全部能量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没关系的,总会有一刻,这层束缚会被我们脱下。


生活偶尔需要顺其自然,非AB、非黑即白,会让人忘记该怎样生活。

信息过于普及,我们有时候看到的只是碎片信息的一面,并非全貌。在所谓科学标准和极度热情面前,还是要尽可能地保持判断和理智。焦虑、拖延症、完美主义、恐惧,睡眠障碍等有时候就产生于认识论的陷阱和我们内心的失衡

当你觉得自己可能会失眠,就开始紧张想要快速睡着,紧张验证了“自己可能会失眠“的假设,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循环。

语言制造了不存在的东西。原本以为只是拖拉一下作业没关系的,突然你看到了“拖延症”这个词,于是你一对照,感觉自己一直有“拖延症”这个病。当你开始自责、反思时,就已经在拖延的路上。

这就是 “认识论” 的陷阱——当我们相信一个东西,就开始找到相关的证据去证明它。即用一个假设产生了一个原本不存在的结果。

再比如,“科学育儿”的流行,给很多的“新手父母”带来了焦虑和压力。因为网上说,如果你做不到这样,你就不是一个好妈妈。如果你家孩子长大不会那样,你们也不是合格的父母。

如果孩子哭,你不去立刻满足它,你不是一个好妈妈;你去立刻满足孩子,你还是不是一个好妈妈……

再例如,健身的目的不再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是“A4腰”、“蝴蝶肩”(这个是真的不健康)。

过多的科学标准和价值观的单一化,让人产生了自我怀疑、自我贬低的态度,让我们相信说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哪怕过去所有人都可以应付得很好的情况,或者别人可以做的很好的时候,可是今天在我们的身上,这个关就住了。

于是自我产生了焦虑等特征,群体出现了模仿和崇拜,以致于到了失去判断和理智的地步。

我曾看过一个关于瑜伽的视频——《比克拉姆:瑜伽、大师、性侵犯》,在最初瑜伽流行于美国市场时,一个所谓“神”一样的人物出现了,风靡市场,创造了“高温瑜伽”,俨然不顾大众身体的健康与否,打着神圣的旗号有着非善的行径。

说到底,是人对某项事情的痴迷,是对幸福的妄念,是众人创造出一个“相信会有一个人来拯救自己”的“神话”。

正如同,大自然一直存在水,而“矿泉水”是被人类“发明”出来的东西,经过了包装、加工、定义、传播等过程,而它成为了今天的“必需品”。

例如,美国所提出的“厌食症”在媒体大规模报道之前,香港的厌食症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样子的。因为人们相信、传播“厌食症”概念,香港的厌食症的症状就改变了。

在某种意义上,是语言发明了疾病当我们用语言定义某特征时,某种病也就相应产生了。

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我们会去寻找那些我们想要找的东西。然而有时候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们就容易陷入一种情绪极端、或者过于迷信权威,走入误区。 

因此,要相信情绪的感知,尊重我们内心的感觉——自古以来,就没有人能拿着“尺子”去定义生活的标准、去丈量生活的幸福。

  

换一种语言系统——以旁观者的视角跳脱出来应对焦虑、拖延等特征

在这个新的语言系统里,我们依然可以有问题、可以有病,就像有演讲焦虑的李老师依然可以站在众人前演讲。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视角,去看待这些特征与自我的共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通过自身的某项特征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在这套新的语言框架里,强迫症,完美主义、选择恐惧症、睡眠困难症、焦虑症、孤独症……不再是一个疾病,而是将它们变成我们自身的一个特点,甚至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同时思考:为什么有人会给自己对号入座,觉得自己有“强迫症,完美主义、选择恐惧症、睡眠困难症、焦虑症、孤独症”等疾病呢? 对于这些人而言,究竟有什么好处?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当人感到痛苦,但又能坚持让自己处于同一种痛苦模式当中,是因为ta能从这种现状中获得某种好处。

最后举个,一个听力衰弱的患者,需要用一个开关打开佩戴的人工耳蜗才能让自己听见别人的讲话,但同时,他也有了选择听或者不听别人说话的权利。

所以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在某种特征模式中去实现、获得一些我们想要实现的目的。

换个角度看,我们的每一种特征模式都是一种独特的优势,对我们自身而言是一份资源、一份礼物。

或许,有没有可能,明天睁开眼,考虑一下给自己搞一种病(当然并不把它们当作一个坏的东西去使用),而是让自己觉得酷一点,也多了一种在生活中去使用的资源。 比如,严重的偏头痛,以躲掉冗长而又不必要的会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利用自身的特征资源|信息过载的时代,每个人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