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多少恨”--重读张爱玲

(一)

请你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第一炉香》

我给你沏的这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一点。我将要说给您听的一段香港传奇,恐怕也是一样的苦---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

---《茉莉香片》

聊起张爱玲,我们会说,噢,那个大才女,她的《半生缘》、《金锁记》、《白玫瑰红玫瑰》、《倾城之恋》我知道,再不济李安导演的《色戒》我看过,但是如果Ha妹问起她的《小艾》、《多少恨》、《郁金香》、《殷宝滟送花楼会》....绝大多数的我们会摇摇头,迟疑地问她写过这样的故事吗

Ha妹认为她一生都怀抱着“恨”其实无论是骨子里的“恨”还是笔下的“狠”,可以从她一开始的“倔”中找出一丝一毫的线索

她的作品都有惊鸿一瞥的意象,这种意象往往是一寻常物

在文章《小艾》里是“铅字块”,那个从小被卖到大户人家遭到非人对待,被玷污被迫害流产的小艾,遇到那个真心待她的穷少年

他记住了小艾的话--我没有姓名,我只知道我唤小艾,他给她雕刻了“冯玉珍”这三个铅字,少年叫做“冯金槐”他不仅赋予她名字,还把自己的姓给了她

小艾从此把他放在心上,在兵荒马乱之际嫁与他,帮他打理家庭

小艾是张小说里少有的自主选择自己爱情,反抗命运,捍卫家庭的女性,这是小艾的“倔”


正说着,忽然好像听见头顶上簌的一声,接着便是轻轻的“啪”一响,原来他们这天花板上石灰常常大片大片的往下掉

刚巧这时候便有一大快石灰落下来,正落在菜碗里。大家一时呆住了,静默了一会后,金槐第一个笑了起来,大家都笑了。

就中只有小艾笑得最响,因为她今天实在太高兴了,无论怎样,金槐到底是回来了

--《小艾》


《多少恨》里是“玻璃窗”,大学生家茵与有家室的富商宗豫互生情愫,宗豫第一次来到她的出租屋,她痴痴地投过玻璃窗看着宗豫离开的背影,心里憧憬着他俩的未来

可是她骨子里终究是“倔”的,她宁愿放弃眼前稳定的家教工作,只身去陌生的异乡也不愿嫁与年少有为,真心爱她的宗豫,只因他有妻室

最后不知道家茵离开的宗豫来出租屋找她,他站在家茵曾站过的位置,透过那扇玻璃窗看着外面,属于家茵与宗豫的故事戛然而止。


宗豫掏出手绢子来擦眼睛,忽然闻到手帕上的香气,于是他又看见窗台上倚着的一只破香水瓶,瓶中插着一枝枯萎了的花。

他去把花拔出来,推开窗子掷出去。窗外有许多房屋与屋脊。隔着那灰灰的,嗡嗡的,蠢蠢动着的人海,仿佛有一只船在天涯叫着,凄清的一两声。

---《多少恨》


《郁金香》里是“电梯”,那个很“倔”的金香宁愿嫁给一个待她不好的丈夫也不嫁与儒雅的少爷,不是因为身份悬殊而是她怨少爷不够果断

多年后不知金香已经嫁人的少爷宝初在电梯里恍惚中听到金香的名字,但那时已经物是人非


人声嘈杂,宝初仿佛听见有人唤了一声“金香”,他震了一震,简直疑心是他自己自言自语,叫出了声来了.......

电梯门上挖出个小园窗户,上面镶着一枝铁梗子的花。只一瞥,便隐没了。再上一层楼,黑暗中又出现一个窗洞,一枝花的黑影斜贯一轮明月

一明,一暗;一明,一暗

------《郁金香》

(二)

这已经是一九三六年了,至少名义上是一夫一妻的社会,而他拥有三位娇妻在湖上偕隐

难得两次他向朋友诉苦,朋友总是将他取笑一番说:“至少你们不用另外找搭子,关起门就是一桌麻将。”

---《五四遗事》

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

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的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惆怅

---《倾城之恋》

说完张的“倔”现在可以说她的“恨”了,私认为她的“恨”来自她的原生家庭,年幼的她母亲早亡,不待见自己的父亲时常把她软禁在高阁,缺乏父爱的她爱上了那个“大才子”胡兰成,美好的年华里耗在虚幻的爱中,被利用殆尽后狠狠抛弃

童年的她会问“我没有做错,为什么父亲会这样对我?”少年的她会问“我为爱人付出,为什么不被世俗理解。”

长期以来没有解答的“惑”变成了心的“恨”,“恨”变成了“狠”于是她写出了七巧、振保、顾曼璐、罗文涛....但是她终究还是“恨”得不彻底,写出了最不像她又最像她的“倔”女子们小艾、家茵、小寒、殷宝滟....

她以为遭遇过冷落、欺瞒、背叛的自己会堕落会愤世嫉俗,但其实她远比她所认知的要多情、悲悯,她悲悯那个世道身不由己的痴男怨女们,她喜欢写出他们的故事,写他们其实就是写自己


(后记)

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那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哑哑拉着

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

----《倾城之恋》

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这里结束..........

薇龙的这一炉香,也就快烧完了。

--《第一炉香》

老妹说过,才女大多是致郁型,上天赋予她们无可比拟的才情,注定会夺走平凡女子都有的圆满幸福

无论是年少喜爱到墓地里读书,40多岁自缢在医院的三毛、年少跟表哥私奔离开家乡,最后孤零零死在香港的萧红还是年少成名爱上汉奸赔上名誉,最后客死异国的张爱玲

才女们的归属不会是圆满


不说晚安的文艺穷酸Ha妹

你可能感兴趣的:(她的一生“多少恨”--重读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