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的记忆效应:记忆偏差

一、背景:证人证词具有个人倾向性 即使他信心十足

证人记忆效应: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做了一个实验:让实验者看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他们回答一些有关录象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

对于案件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

但对于一般知识,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因为一般知识有公认的答案,所以记忆会被修正。

二、启示:记忆会被重构

大脑“痛恨空白”,它会自动填充信息,这些信息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它是我们通过推断猜测,根据自已的主观意识填充上的无意识信息,而且这一切过程都是悄然进行的,连当事人都觉察不到这一切的发生,这就是记忆重构。

因此要时刻警醒自已,自已的记忆到底有多可靠?寻求别人的证词时,也不可偏听偏信,应该多方面的考量,从多角度去了解。

永远不要从别人的口中去了解一个人,也不要凭自已的感觉去判定一个人。

三、案例:电影《误杀瞒天记》

印度版悬疑电影《误杀瞒天记》中,主人公就是利用证人的记忆效应,重建了目击者的记忆,让旅店老板,餐厅老板,司机,电器商,打杂店员,让他们每一个人都确信自己看到他一家人的日子就是杀人案发生的10月2号和3号,为他提供了不在场的证据。

你可能感兴趣的:(证人的记忆效应:记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