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路,书写新风采#
1.
我的家乡在湖北十堰这座城市最东边的一个小山村里,我七一年出生在这个小村庄里。从我记事起,这个小村庄就很贫穷落后,直到我上初中的时候,这座村子通往外面的还是一条羊肠小路。
如果进城,我们要顺着这条羊肠小路,需要步行走将近两个小时的路,才能到达有公交车的地方。
我记得有一段最窄的路,是在一个大河边上。一边是山的峭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大河深潭。这条窄险的路大概有100米,它窄到两个人不能同时过路。
那段路还弯弯曲曲的,从这头看不到那头,每一次要经过的时候,那边的人咳咳咳两声,另一边回应一声:“等一会。”等到那边的人走过来之后,这边儿的人才走过去。
肩膀上挑着担子经过这段路的人,要把担子换到靠河边儿的那个肩膀上,否则挑担子是过不了这段路的。
小时候,我们村里靠生产队挣工分,分粮食吃饭,我们家里人口多。父亲又有病。姐姐们都在读书,所以我们家分的粮食很少,根本不够吃。
那个时候我们家吃米饭,米饭里边儿经常放着各种的菜,基本上看不到白米。春夏天的时候,母亲把山上的槐花拉回来,掺着米饭一起蒸着吃;把山上的地耳捡回来,蒸着米饭一起吃;秋冬季节,白米掺着豆腐渣;掺着酸菜一起䒱着吃。每次吃饭的时候,这些掺上去的菜多的很难看见一点白米。
吃面条的时候,我们的面条锅里放的要么是南瓜丝儿,要么是葫芦丝,要么是萝卜丝儿,这些菜丝儿多的依然看不见面条。
即便是这样的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可我们的粮食依然不够吃,每年还需要小舅接济我们,才能够度过一年的春荒。
2.
80年的时候,我们村都开始了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各家各户,还有菜园。除此之外,我们家又开了很多的荒地。
放学后,星期天,或者假期,所有孩子不上学的时候,全家九口人齐动员,到地里去忙碌。甚至有月亮的时候,父母亲借着月光,还在地里忙。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我们家来了个大丰收,我们家的粮仓全部装满了,楼上楼下全部装的有粮食,我们第一次吃上了白面条,第一次吃上了白面馒头。第一次在锅里看到了没有掺菜的白白的米饭。
从此后,我们家面条里再没有放过萝卜丝,南瓜丝。葫芦丝了!我们的米饭也成了白米饭了。
这个时候,我的大姐二姐已经毕业在家。粮食丰收,足够吃了。经济上还需要发展,父母又四处托人给大姐找临时工,让她农闲时间出去打点儿工,挣点钱,好贴补家用。
通过四处求情找人,终于跟大姐在一个街办建筑队上,找到了一份记账的工作。这个时候家里粮食够吃了,大姐又挣钱贴补家,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过多了。
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外出打零工的,每一家的日子似乎都过得红红火火,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每到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端着碗,聚在一起吃。谈论着过去的日子和现在日子,比较着,幸福着,开心着,日子似乎过得比蜜还要甜。
可这样的日子,仅仅过了两年。82年一场洪水,又彻底改变了我们村的命运。
3.
八二年六月的一天,早晨起来,天空就开始在下着雨,田野里一片碧绿,禾苗旺盛地茁壮成长着,每一家都有人不断地去禾田里观察,省怕雨水聚满后,淹过禾苗心了,怕把禾苗淹死了,不停的往田外释放着水。
我们村庄的房屋,离大河有五百多米远。这中间的距离,全是一望无际的禾苗田地。每一家人的田地头,都堆满了三三两两的人,他们谈论着河水,谈论着这禾苗。从上午到下午,每个人都不停地在自家田间地头走动着。
瓢泼大雨一直下个不停,从早上一直到下午,河水越涨越大,慢慢的,河边的田地被淹了。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河水还在涨。一半的禾苗田地被淹了。
这个时候,村里的大人们才慌了,大家聚集起来商量,眼见这雨越下越大,河水越来越涨。要考虑搬家了,所有的人停止了对田地的观看,都回到家,收拾行囊,开始往山坡边的那些人家搬去避难。
我记得那一天,天黑的特别快,六点多钟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我们不得不停下搬家。
几十个人聚在那几家人屋子,每一家屋子里都是人满为患。听说大人们都是一夜未眠,男人们夜里不停的去查看水情,害怕水继续涨到这里,就将要往山上再继续搬。而我们小孩子却不管如何都睡下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雨停了!父亲带领我们回家收拾我们房屋,走下坡路,才发现眼前白茫茫一片,绿油油的禾苗不见了。所有的禾苗全被淤泥所覆盖。
分不清哪里是路了,到处都是淤泥,拿着棍子,边走边探路,凭着记忆寻找着那条常走的路,深一脚浅一脚回到我们的房屋门前。
村里的房屋,都变成了废墟瓦砾。歪斜地躺在淤泥中间。其中,我奶奶的三间大瓦房子损毁最厉害。因为它是在院子口,被冲毁的一点儿痕迹都没有了。只能隐约看到一点点屋顶。
父亲带领我们扒开在淤泥瓦砾中的房子,一点点的去寻找家里还没有搬出来粮食和衣物。每个人身上都沾满了泥。一点点的清理,每每找出粮食,找出衣物,每找出一件儿,大家都欣喜若狂。
村里每一家都在废墟中,扒着自己家里的东西,村里一片繁忙。谁家也顾不上谁家了,都在各自忙碌着。
不知道何时,我那七十多岁的小脚奶奶,拄着拐仗,也颤颤巍巍的来到了她的房子前。她一看到她的房子淹没在淤泥中,她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我的老天爷呀!我怎么这么命苦啊。老头子走之前,给我攒下一口棺材和全套寿衣。没想到一场大水,都给我冲走了。看来我死的时候,还是免不了稻草卷啊。”
几米之外的父亲,手上沾满了泥,看到奶奶在那里哭,又急又气,赶忙走过来劝阻奶奶。
“妈,你怎么下来啦?这么深的泥,你怎么走过来的,你赶快上去那家人家歇着。不会让你稻草卷的,我以后再给你置办。”
“你拿什么给我置办啊?你现在房子也没有了,粮食也没有了,连你都要领着你的儿女去要饭了,你还能给我置办这些呀?”
“妈,现在是新社会了,不是旧社会了!共产党不会让我们去要饭的。不会不管我们的。”父亲劝慰奶奶半天,可奶奶依然一把鼻涕一把泪,拍着腿,哭天抹泪的哭喊着。
父亲没有办法,就喊过来哥哥,让哥哥把奶奶背到避难那家休息。
哥哥把奶奶背到那家,给那家人家交代好,看着我奶奶,别让我奶奶再下到淤泥里去了。
我们清理完我们自家的房屋之后,接着清理我奶奶的房屋。所幸的是我奶奶的房屋里的东西,都在淤泥里,并没有冲走。她的寿棺材也挖出来了,她的寿衣都挖出来了。
母亲把她的寿衣给她清洗一新,花花绿绿的晒了一圈,奶奶看着,又开心的笑了。
没几天,洪水完全退了,道路也通了,各级政府都来了。各项捐助随之而来,有衣服,粮食,帐篷。
政府对每一家房屋的损毁情况,做了详细的评估,给予了每一家金钱上的帮助,同时对受灾民众大开绿灯,建房地基不要钱,山上的树木可以砍来建造房屋。
村子每一家都开始忙碌地建房工作,那时还是建的土木结构的房子,用打土坯和木头结构来建房。
我家因为没有劳力建房,我们就买了生产队的一个厂房,那个房子是四间,要1200元。政府救灾了我家600元钱,我的父母又四处借债,很快凑齐了600元钱,就买下了那个厂房。
我奶奶看到我们家很快又住上自己的房子,而且粮食衣服都有了,我奶奶笑眯眯的说:“还是共产党好,还是新社会好。”
父亲看到奶奶笑的开心,也开心地笑着对奶奶说:“妈,我早就跟你说了,现在是新社会,不是旧社会。不管发生多大的灾难,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都不会让我们去要饭的。”
奶奶听后,越发开心的说。“共产党好,新社会好!共产党好!新社会好!我可要多活两年!”
经过这一场洪水过后,我们村子的田地,因为被洪水淹过,田地里都留下了厚厚的沙石。村里人想尽了各种办法来铲除这些面上沙石,可无奈堆积太厚,根本铲不干净。
这样的沙石田地用来插秧,根本插不进去。沙石地存不住水份,种粮食很快就干了,士地基本上是颗粒无收。
那几年,我们村又开始吃起了国家供应粮,每年国家供应了我们村抚贫粮食。村里人大部分都想办法,出去打零工。
4
那几年,我正上初中,在城市住校,一周回去一天。每周走的时候,用罐头瓶装两罐头瓶菜,再背着粮食去学校里换餐票。
艰难的岁月,在我城市求学的路上,不知不觉很快过去了三年。
等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村那里转成了蔬菜队。原来的羊肠小路,也修成了有一车宽的沙土路。
路修通了,家家户户都买了自行车儿,出入方便多了,到城里有公交的地方,骑自行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的老人们在家种菜,卖菜。在政策的引领下,村里人经过几年的打拼,村里的人家生活又开始富裕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将土坯房拆了,盖起了砖房。有的盖的是一层,有的盖子是两层砖房。
在我家劳力最鼎盛,三个姐姐都未出嫁的时候,她们打工挣钱,又在我们买的四间房旁边,新盖了两间房。
从生产队买来的四间厂房,住了十几年后,弟弟们参加工作后,也拆了,重新盖成了砖房,哥哥那一套还盖成了两层楼。
大概在九五年左右,我们村里通往城市那一条一车宽的泥土路,变成了两车宽的柏油路面。
路修好后,交通便利了,就有工厂到我们村里投资,在我们村里建工厂。村里的人就可以就近上班了。村里的人越来越富了。
村里的大姑娘,小伙子们,总有人不断地来上门提亲。都是县里山区人家,愿意嫁里这里的,愿意倒插门做女婿的。
住在这村里的人,倒一时成为了一个婚恋的香饽饽。
随着岁月的流转,我的三个姐姐也依次结了婚,哥哥也结了婚。两个弟弟也读完中专,参加了工作。我呢,在北京漂泊了三年,又回到十堰上班,后来也结了婚,就住在城市里。
母亲一直还住在那个村里,我们便常常每周回去看望母亲。那个村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欢乐的时光。
5.
在国家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在平静祥和又美好的岁月中,村里人不断的努力致富,不断的在加盖楼房。楼房越盖越高。村里买车的人越来越多。门前的公路也越来越宽,从两车道变成了四车道。
后来又在村子的后边,靠山的地方,架起来一座高速公路。村子里曾经的两座山也被削平了。
来村子里投资建厂的人,也越来越多,土地被占用了,村里人不在种地了。每年还能领到村里的分红。
后来要修飞机场,机场路从我们村里路过,村里要整体搬迁。
通过房屋拆迁,村里人每家都分到好几套房子,手里还有不菲的拆迁款。村里人都住上了高楼大厦,每家的房屋,装修的一个比一个富丽堂皇。每家的车买的一家比一家的车贵。
村庄40多年的变迁,正是祖国飞速发展的40多年。那个曾经贫穷的小山村,山也不见了,村里人整体搬迁入高楼。家家富裕,户户安康,这正反应出祖国的快速发展步伐和惠民政策措施好的体现!
如今我们曾经的那个小山村,己成为一个工厂聚集,道路交通发达,环境优美的城市东大门。
我爱我们的祖国!因为有祖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才有我们小山村的发展,才有了我们普通老百姓小家庭的富裕发展。
本文作者:王善巧, 名:叶枫82. 做过会计工作,开化妆品店近20年。业余时间爱好写文字。如果文字能被出版是一种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