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偷学校同学的玩具被发现了,同学告诉老师,老师没说孩子什么,但是要求家长回家教育一下。
怎么教育呢?
旁敲侧击的说两句不能偷东西,或者问他有没有想买的玩具,要不要把话挑明了说出来?
要不要挑明了说出来,非常顾及孩子的自尊心。
当家长担心会不会伤到孩子自尊心时,这里面有个很隐蔽的标签:孩子偷东西,是小偷。这是一个坏行为。
大人的自尊心已经被这个标签伤到了。
而且大人急于想改正已经发生的事。
“偷”这个标签下面的实质是什么呢?
是孩子需要这个东西,同时他没有一个正当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才去偷。
我小时候也偷过钱买零食,因为父母不准我吃零食,但我又实在想吃。
撕开这个标签,这背后隐藏着一个矛盾:我有一个需求,可是这个需求又得不到外界的允许。
它不能被满足,但它对我来说又是真实的。
这个矛盾,不管有没有这个标签,它都在这里。
我很想要一个东西但却要不到,是什么让我不能大方的要?
是什么让我要不到?是什么让“偷”发生了?
是孩子和父母双方的关系问题。
这是一个双方关系的问题,但是一贴上标签就变成了孩子的道德品质问题----变成了一个人的问题。
这不但掩盖了关系中的实质矛盾,而且让这个问题变得羞耻。
大人没有办法坦然的跟孩子谈这个事,只能是管教,训斥,甚至辱骂。
本来我们可以很直接的说:“听说你拿了别人的东西,这样可不行哦……”
但我们却说不出口----这样会不会伤到他?
表面上我们好像在顾及孩子的感受,实际上当我们这样“保护”他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暗示一些负面的东西。
越是遮遮掩掩,犹犹豫豫,给孩子的感觉是这个事情很丢人。
之所以不能大大方方的谈,是因为心里已经给孩子贴了标签。
本来是说:你不知道怎么才能要得到这个玩具,我们可以一起谈论、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贴上这个标签,大人就看不到这个问题的实质。
不但没办法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反而把孩子推得更远,双方关系也更糟。
撒谎也是这个道理。
撒谎里面其实有孩子的真实诉求,
比如孩子不想做作业,可能就会撒谎说,我今天作业本忘带回来了。
孩子不敢直接表达我不想做作业,因为他觉得爸爸妈妈不会允许他这样表达,所以这个事变成了一个谎言。
撒谎的实质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让他不能直接表达,
他认为这个东西是不能表达的,不能让父母知道的。
这也是双方的关系问题。
孩子会犯很多“错”,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孩子撒谎,孩子偷东西,孩子跟我们对着干。
但是去掉这些标签,要看到的是:
就孩子与我们目前的关系,他只能用撒谎,偷东西,跟我们对着干这种危险的方式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他又没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个关系出了什么问题,而不是这个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一旦从关系这个角度来看事情,我们就可以参与解决这个问题:
帮他看到他要的是什么,
有哪些方法去满足这个需要,
我们可以提供哪些支持,
或者帮他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这时候我们就是温和的,充满关心的,可以帮助孩子的人。
而不是把问题丢给他一个人,说:你犯了错,你是坏孩子。
不光是孩子,大人的问题也可以用这个思路。
不管是多大的问题,性质有多严重,如果你真的想帮助他,就不要先把标签贴上去,而是看看他的真实需要是什么,以及他为什么没办法在他的关系当中满足这个需要。
生活当中贴标签是一个有效的、快速分类的方法。
比如,这车是德国产的,应该质量好……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很快的给事物下一个判断。
但有的时候这种判断不一定准确。
比如他是北方人,他一定很豪爽,
他是巨蟹座的,他一定很顾家……
这些都叫刻板印象,属于误导性的标签。
给人贴上标签,看事情时标签就成了原因。
比如孩子不吃饭,妈妈说他不乖不听话,你去问他为什么不吃饭呢,因为他不乖不听话。
他为什么不听话呢,因为他不吃饭啊。
----互为因果的循环。
标签提供不了额外的信息,以帮助解决问题。
贴标签会产生一个盲点:这个人就具备了这个标签的属性,
他被分类到另一个群体里,你不能和他产生联结,也认为他是改变不了的。
如果你想看清这个人,改变这个人,你就要把标签撕下来,看到对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你和他的关系是有因有果的关系。
当然这可能会变得很困难,因为撕下标签以后,我们要考虑的事情会变得很多。
我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心思去了解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人,当然需要快速的对这些人进行分类。
但如果你要去理解一个人,要跟他长期相处下去,并且希望他有所改变的话,需要改善的就是和他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做这种快速分类。
撕下标签,不要用这种文字游戏让对我们重要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