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17岁少年跳桥的视频,让我心塞了很久。
据悉,男孩今年17岁,是某职校二年级学生,他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
按照正常逻辑,母亲教训男孩一下,事情也就过去了。
结果这位母亲,在马路中间停下车,走下来对坐在后排的男孩不停地责骂。
吃惊吗?
其实一点儿也不,因为很多中国父母就是这样。
在孩子犯错时,无底线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理所应当地认定:这就是对孩子负责的样子。
在这位母亲走进驾驶位的时候,男孩忽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那个在桥边哭泣的母亲,或许会反思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却已经追悔莫及。
与此同时,认为男孩心理素质差,应该接受挫折教育的人也频频出现。
当我们在讨论挫折教育的时候,很容易忽略:所谓的挫折教育,是磨练孩子更坚强的心智。
且不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承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挫折教育里:并没有要把最亲密的关系当成风浪一般的挫折。
男孩在学校,多半已经承受了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指责和压力。
在母亲不饶人的批评面前,他面对的是,最亲爱的母亲,也和那些指点他的人一样,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 02 /
视频中他跑得如此果断和决然,以至于母亲没追上。
在那一刻,他在母亲的指责里,没了对于生的眷恋,没了对于生命美好的期待。死或许是痛苦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他想不到的,来不及顾得的。
但让他充满死的勇气的,是那一刻的无地自容,是无法接受最亲密的人,给了自己最深最痛的伤害。
当他对“母亲”这个角色进行认知的时候,是期待母亲能比自己在学校接受的惩罚和训诫,温柔一些甚至宽容一些,甚至只要母亲站在自己这一边,什么都不说就好。
极大的可能是,母亲不仅比学校里的老师还要严厉,甚至成为站在自己对立面的领头羊。
“爱之深,责之切”,是一种妄图通过好心打感情牌,却掩盖了,对于粗暴蛮横的方式的不负责任的教育思路。
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自尊心。
而男孩对于死亡的选择,也是他能找到的,结束这一场指责的唯一办法。
他在那一刻,失去了和他站在一起的人,失去了听他说话的人,失去了对世界的全部希望:连我的母亲都觉得我糟糕透了,还有什么人,可能爱我呢?
而能让母亲在马路中间停下车来的想法只有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指责,都不为过。
可惜之处在于,或许男孩已经认真反思,其母却察觉不到:在做了错事之后在学校老师面前已经遍体鳞伤的孩子,可能只想要一个安静的陪伴。
他需要时间和能量修复自己,毕竟犯错已是既定事实。
可悲的是:其母的教育,就像是在即将熄灭的灰烬上,放了一把新的柴火,让一场几乎已经结束的责难,死灰复燃。
男孩寄希望的母亲的安慰不仅没来,等待他的,只有变本加厉的言语。这成了压死男孩的最后一根稻草。
/ 03 /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真不少。
拿着爱的幌子,在孩子犯错或者失败之后,几句话就能浇灭孩子所有的阳光和斗志。
“怎么别人都好好的,就你不一样?”
“怎么别人都能行,你是缺个胳膊少个腿?”
“一样做父母的,我比人家还辛苦,怎么你就这么不成器?”
这样一顿贬低之后,只要孩子静默或者没有心服口服的表态。这样的凌迟,可能一直要到父母觉得说够了说爽了有急事了,才会停下来。
临了,还要加一句“我都为了你好”,然后摇摇头摆摆手扬长而去。
这样的场景或许并不陌生。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大人或许觉得自己苦口婆心,恨铁不成钢,及其烧脑地教育之后,还会欣慰:自己的孩子,幸亏遇到了像自己这样负责的父母。
但跳出来想一想,孩子都接受了什么信息:
我很差;
我太不争气了;
我是咎由自取;
我让大人失望了;
让大人蒙羞丢脸了;
我白费大人的辛苦钱了……
孩子理解的任何一个层面,都和“爸妈是为了我好”毫无关系。他的内心充满羞愧和耻辱,而父母期待的是,孩子立马生机勃勃改过自新。
负能量尚且无处消解,何来正能量去认真生活?
父母总以为,因为小孩还不懂成人的辛苦和社会的残酷,所以要多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殊不知,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比忍受父母的情绪更辛苦的了,也没有比自己的父母觉得自己很差更残酷的了。
/ 04 /
老人总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事件中的母亲也是爱孩子的。
她还去了学校,可能还要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谈话,甚至在单位叱诧风云的她,被老师训得像孙子一样,要不停点头和赔不是,最后还把他接回家。
或许是因为孩子做的错事,引发了作为母亲的危机感:这次不纠正,以后可能会惹出更大的篓子……才会控制不住的喋喋不休。
但爱的方式,却决定了爱的结果。
有一次听到队友的父亲,遇到相同的情况是这样做的:
他做错事被叫家长,回家告诉了父亲,父亲应了一声,就去了学校。
队友也很吃惊:这件事就结束了。他说他肯定还是有点忐忑,甚至准备好迎接暴风骤雨。
但是,父亲那天回来不仅什么都没有说,甚至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到现在为止,我仍然不知道那天老师跟父亲说了什么,事情过去了那么久,父亲也未曾向我提起过。”
“从那之后,我再没被叫过家长,成绩也上来了。最重要的是:我更敬爱我的父亲了。“
可以看出,两个孩子因为不同的教育方式,所选择的截然不同的反应和结果。
/ 05 /
比“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更真实的是,没有不理解父母的爱的孩子。
正因为,男孩知道母亲是爱自己的,才很难把爱自己的母亲,和眼前的这个陌生人联系到一起。
只是,对于孩子来说,他在学校已经接受过一次无异于凌辱的批评,实在无力面对更彻底更无助的鞭挞了。
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很多时候,不仅仅是有爱的无私的初心,就能做好的。
尤其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或许比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严重的事,更重要的是:
让孩子感受到:即使你犯了错,你还是那个我爱的孩子。我们理解你,陪着你,会和你一起改变。
跳桥事件中,其母的严厉表露无遗。基本可以判断,她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教育孩子。
而在这种言行教育中成长的小孩,会有多大的心理负担,可想而知。
所以,看似是男孩跳桥不幸结局事发偶然,实际很可能种子已经种下,没有这次也会有下次。
/ 06 /
正因为,有那么多的父母用这样的方式教育下一代,才会有那么多自杀案例。
每一个抑郁,焦虑症,选择自杀的孩子背后,都可以看到,一个咄咄逼人的父母的影子。
这种教育方式,更多时候,孩子的父母是自食苦果的第一批人。
在亲密关系里,有这样一个法则:
有爱,什么都能谈,谈了都有用。没有爱,谈什么都是白谈。
因为,
只有讲究方式的爱才能治愈一切。
只有讲究方式的爱才能给人力量。
/ end /
不不猜,你还可能喜欢:
微信公号搜索“陈不不”,后台留言
回复“结婚”,分享给你“30岁不结婚,以后过年别回家了,我丢不起这人!”
回复“日记”,分享给你“我是如何十年如一日的记日记的?”
回复“在意”,分享给你“我一定要分享给你:如何不在意别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