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时节话高考

谨以此文纪念我正式参加高考7周年。

2019年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凑巧的是,今天还是2019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根据历史学和民俗学考证,端午节原本是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吴越先民的龙图腾祭祀。今年的端午节,附上了高考的印记,这使得今年的高考时刻,显得有些特别。

记得自己参加高考,已经是7年前的故事了。这7年来,几乎每一年都有针对高考的纪念。前2年着重于对自己高中时代的反思,2015年首发对高考学生的祝福,2016年再次写了关于高考的纪念文章,2017年是寄语高考考生,2018年不仅发了祝愿,也开始从自己所学的角度分析语文学科考试,首次关注高考作文题。今年则又是以这样的一篇纪念文章来写下高考印记。

这7年,高考的作用和性质从未改变,高考依然是选拔人才相对公平的方式,任何试图否认高考公平公正性的想法都是荒唐可笑的。昨天坐公交车,有一个天山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和咱们师大的一个大一女生在公交车上搭讪,他们就在我耳边,我听了几句他们的对话。大一的这个学计算机的女生倒是没说几句话,天山职校的这个学生,全程基本是他在讲。他说虽然我没参加过高考,但是我觉得高考是不公平的,凭什么一个人的一生,一场考试就定下来了。他还说,现在这个社会,谁有钱谁就厉害,没钱一切都无从谈起,你看那些大老板,有哪个是正儿八经度过几天书的?其实这些言论都是典型的反智主义言论,读书无用论就是在这种不同阶层的矛盾中产生的。当今的残酷现实是,读书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储备的地位从来不因为时代的变革而改变,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虽然不能完全表现其能力,但是它绝对是今后个人长期发展的基石,也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这种资源,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高考是相对公平的,至少当今时代,你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从底层走到上层,如果处处靠裙带关系和利益关系来维系人才选拔制度,那样只会滋生腐败和更不公平,阶层就此固化,普通人便缺乏了一个重要的晋升上层的方式。普通人进入上层本身就很难,如果还不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那么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这里我就不举魏晋南北朝时代九品中正制的例子了,大家都知道九品中正制靠的不是能力和考试,靠的是贵族门阀和权贵阶层的裙带关系。再说表层的,一系列的反作弊手段年年在完善,作弊入刑、加强监考、信号屏蔽、全程监控等等,一揽子手段在维护高考的公正和公平。

这7年,高考的改革和进化进程从未停歇。从文理不分家到外语一年多考,从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到强调多种形式考试,几年间的试点工作已经有了成效,庆幸的是很多改革的思路和原先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古代的科举制,本来是很好的制度,但是明清时代的八股取士使得考试本身愈发僵化不堪。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高考要改革,怎么改,改成什么样,这些问题从来都是困扰着一大批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尖锐问题,既不能丧失高考选拔人才的性质,又要使高考越来越活,综合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这些问题,我相信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者等等,比我们想的更多,我们能想到的他们肯定早就预设过了,只是解决方案上,要达成共识,要形成统一局面,还需要协调、讨论、研究、试点、推行,而这一切步骤,都需要资源、时间、精力去完成这件事。高考改革在路上,这是一个进程,还远没有到画休止符的时候。

这7年,对高考的认识逐渐趋于理性化,对高考的全过程逐渐全面化。刚高考完的2年,对于高考,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因为当时普遍认为我考的并不好,我自己也在不断反思不好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对自己能够带来什么启示,这是从自己的角度审视高考,无疑是片面的。后续几年间,越来越觉得高考不像是当初自己参加考试那么回事,认识趋于理性,自己参加高考,本身只是高考所有环节的一个方面,事实上这背后千万人为它所做的努力,远不止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轻松。再后来,根据语文学科,对语文考试的方方面面展开理性分析,尝试从学科的角度审度考试,从命题的规律、题型的排布、分值的安排、考查的能力等细节之处,不断探究,这才对高考的某一具体学科,有了一些判断和真正的思考。

关于高考的话题,依然会成为今后反复要提的重点,特别是跟自己的工作密切相关,高考仍然是将来常谈常新的话题,既有高考存在,这个话题就不会结束。

无论如何,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千万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苦读,恰逢良辰吉日,愿鲤鱼跃龙门。在此祝愿广大考生,在这个端午邂逅高考的日子里都能稳定发挥!

你可能感兴趣的:(端阳时节话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