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何家会伤人》

武志红老师的这本书几年前读过,不过没有读完,读到一半左右时读不下去,便将其放回书架。元旦前后听人提起这本书,便又静心重读。可能年龄渐长,居然一口气读完。

最近广受好评的《都挺好》,似乎就是这本书主张的有力佐证:

家庭不仅会带来温暖与关怀,

同样会有伤害,

尤其是在失去和谐的时候。

网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哪有什么父母,只不过是孩子养孩子。”

书中列举很多实例:宠爱自已以放纵型溺爱的教育方式压制孩子的成长;给孩子密不透风的爱,将焦虑转嫁给孩子;父母成长停滞,让孩子独自面对诸多压力与风雨……这些都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

电视剧中,苏母与苏父关系女强男弱,苏母对两儿子更接近于溺爱,介于放纵型溺爱与包办型溺爱之间。苏母与苏明玉的关系,父母成长停滞,所以,苏明玉需单打独斗。在对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抗争下,苏明玉先与苏家划清界限独立奋发十来年,后来又不得不料理家务。

看看苏家三个孩子,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甚至创伤一目了然。父母不是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格问题、心理缺陷。他们也可能来自一个不幸福的家庭,有一段孤独痛苦的经历。他们只是顶着一个叫作“父母”的貌似成熟的帽子,探索着一段完全陌生的角色。在探索过程中,大部分父母延续各自原生家庭的价值体系,大家对父母角色的扮演大多数来源于各自的父母模式。只是在探索中有的父母觉察到一些东西便一探究竟,于是这一群父母有成长自我的先机。下功的,肯用脑的便重建自己的父母价值体系,修复自己的创伤与伤疤。蜻蜓点水的不用功的,修正关系模式并不再传递。大多数没有自我觉察的父母,继续传递着有着明显家族特色的关系模式,以期某个节点的改良。

我们意识到不妥的关系模式时,要有勇气修正。家,是社会活动最小的互助单位,

"我们都期待为人父母者是充满爱意的,是善于沟通的,是无微不至的,是收放自如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为何家会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