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教一年级孩子学习

一开始,我对一年级孩子学习的理解是:督促她做作业,做完了就完成任务了。

但是,问题往往没有那么简单。

即使是教一年级的孩子做作业,也有几个问题特别头疼:

1,孩子无法自己读题。

2,孩子无法理解题目。长期会依赖于我给提示来做答案。

3,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20分钟。

前期学了差不多一个单元的语文和数学,发现语文的拼音很多没掌握,看到拼音达标卷让她读,她就哭,会情绪失控,怎么办?问题出在哪里?

我回想整个过程,发现存在几个理解上的错位:

1,学习不仅仅是坐在书桌前读书才叫学习。生活中看到什么,提问-思考-回答-纠正,也是一种学习。

2,做作业不等于学习。

因为她无法读题,无法理解题目,会造成长期的依赖:依赖于你的读题和理解,特别得到提示才下笔写答案。做作业的目的,仅仅是找到哪些环节很薄弱,找到复习的重点。

3,教导学习,学校的考试,大部分是记忆问题。所以,解决记忆问题,就解决大部分考试的问题。

因此。我重新制订了学习的计划:

1,从学校回来,先复习。

因为在学校的学习,学一节课,45分钟,孩子的大脑只有一个简单的印象,这只是短期记忆。在做题目的时候,是无法有效提取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忙曲线,6小时前学的东西,现在能记住的仅有不到35.8%。


记忆信息,6个小时后,仅能记住35.8%左右。

因此。回来以后,立即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即使这很花时间。

2,节奏化学习。

用番茄钟计时器,订20分钟学习然后5分钟休息的学习节奏。

因为我发现孩子注意力的极限是20分钟,过了20分钟,就会小动作不断:拿橡皮,前后仰,看其他地方……等等。所以。按照《番茄钟工作法》的说法,休息5分钟,有利于大脑处理刚才学习的信息(潜意识的处理),有助于学习。

最重要的,孩子没有那么焦虑了。以前做作业,因为担心不会做、做不好,就会产生焦虑和抗拒。一旦设了时间,她就知道过20分钟即使不会做,也可以休息了。所以反而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孩子的节奏是:学习20分钟,休息5分钟

3,教她做作业时,先读懂题目。

即使她还不会拼,还是需要她试着去读题目。这会很耗时间,很繁琐,但是,长期坚持下来,相信后面会看到成果。目的是为了让她脱离依赖。因为每次做作业,她的第一句话会是大声叫:“我不会!”,两层意思:1我不会读题,2我不理解题目。如果她学会读题,后面就能脱离出来。自己独立做题。

4,教她理解题目。

所有题目的设计,都是用已知,求出“未知”,所有解题思路,都是看,哪些是已知的,未知是怎么求出来的。所以,这个会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能出效果。一般考试的时间,只有60分钟左右。因此。做题过程中,审题的速度,取决于如何快速判断哪些是己知,如何求出未知,对题型的解读,甚至判断是否会做,不会做要先跳过,再回头来做,以节省时间。这是后话。

5.在生活中针对薄弱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做回忆练习。

比如说,对左边和右边不熟悉,就在开车、走路时提问:“这棵树在我的左边还是右边?”,现在是左转还是右转?每一次提问,孩子经过思考,会做一次知识的提取练习,就能够加深记忆。再比如,生活中会经常提问:”喝水”用拼音怎么拼?“汽车”用拼音怎么拼?让孩子习惯从生活中练习拼读。看到什么拼音都拼一下。

每次回看测试题目,重点关注做错的部分,目的是发现哪些是她没有掌握的,在生活中进行回忆的练习。


最后来谈谈弊端,刚开始几天,需要长时间做复习、读题、理解题目。复习就要2-3个番茄钟,读题、理解题目,又消耗大量时间,所以,也是很煎熬。慢慢一次次熟悉题目以后,相信会提高速度。

往后,最重要的,还是要预出时间做预习。有了拼音基础,可以先读课文,理解题目。

总结一下,其实学习(这里指学校应试教育的学习)的大部分问题是记忆问题。就是如何把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方法是:

1.回来先复习。把短期记忆转为长期记忆。

2.番茄钟的节奏化学习。休息也是加深记忆必要的部分。

3.对测试题中不理解的知识点,在生活中,反复提问,反复回忆(学术上叫提取),加深记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如何教一年级孩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