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6 《每天学点儿逻辑学》601

我稍微扯一句,你有时候和外国人聊的时候,你就说了,如果有些句子里面动词取代了“是”,你说“是”仍然把这个句子联系在一起了,是不是有点牵强呢?比如张三给了李四一巴掌,或者是张三给了李四一朵花,这些表达里面即使说成外语也未必要有“是”,因为“给了”它本身就是个动词。外国人可能就这样回答你,他说你可以把这句话解释成这个巴掌是张三给李四的,你看这样一说,“是”不就出来了吗?

我当时觉得这话挺牵强,但现在看来,他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是”仍然像幽灵一样伴随在各个动词之后,因此它仍然具有比较深刻的基础性的地位。正因为西方人是这样看待语言并且这样切割世界的,由“是”所联系起来的两个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成为西方语言哲学思考的核心问题了,那就是主词和谓词。主词和谓词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又导致了所谓的唯名论和实在论之间的争执,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特殊的殊相与实在的共相之间的关系问题,限于篇幅,我会把相关问题的具体展开放到以后的几篇里面向大家介绍。

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我再捋一捋,就是由哈姆雷特的那句话所引出的哲学思辨,就是To be, or not to be它背后到底有什么意思,这实际上就牵涉到了to be在西方语言哲学当中所具有的一个非常基础的地位,因为这个词同时能够涵盖“存在”“有”和“是”等等不同的含义,所以要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够进入西方哲学的思维语境,否则我们就一直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16 《每天学点儿逻辑学》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