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的四个底层逻辑

01 记忆:组块和关联

像我上学路上听喜马拉雅,上课间歇刷微课,放学路上听英语,看似时间利用很充分,学了不少内容,但实际只是在单独地摄入一个个没有关联的碎片知识,这些碎片知识就连短时记忆都没进入。

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个认知吝啬鬼,它的短时记忆能力是极其有限的,最不擅长的就是学习零散的内容了。

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威廉·杰沃斯做过一个实验,俗称“7±2”效应,说明人类大脑在努力记忆的情况下,准确的短时记忆数量也只是在5-9之间波动。

最新的研究结果更是表明,短时记忆的平均容量是一次最多4样“东西”。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突破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呢?

还真有,最好的方法就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起作用的原理在于两点:

1、短时记忆的组块化

2、长时记忆的关联化

1、短时记忆的组块化

组块化,就是把事物做归类,这样大脑需要短时记忆的内容大大减少,更容易记住。

比如,如果我一下子让你将下面的词语记住:

苹果、白菜、猪肉、哈密瓜、鸡肉、娃娃菜、西瓜。

是不是很难记?

但如果将它们归纳分类成:

水果:苹果、哈密瓜、西瓜

蔬菜:白菜、娃娃菜

肉类:猪肉、鸡肉

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了?

像我们YouCore建议你构建的岗位知识体系,就是将一个人的知识分成素质、能力、技能、知识四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再做细分。

如一个运营岗位的专业技能,又可以细分为推广、谈判、文案、销售技能等,若再将销售技能细分,又可以细分成:挖掘需求—匹配需求—异议处理—促进行动—逼单。

借助知识体系,你就可以将远超你大脑短时容量的知识给记忆下来。

2)长时记忆的关联化

200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研究发现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大脑中的存储规律,如下图。

其中,我们学习的各种知识点(比如人、事、物、地点、事实和事件),就叫外显记忆。

它短期内存储在前额叶(上图第一行左侧),再在海马体中转化为长时记忆(上图第一行中间),最后存储在皮层中与各种感觉所牵涉的部位相同的区域(上图第一行左侧)。

身体记住的各种动作、习惯就是内隐记忆(比如你开车的习惯动作),它通过不断重复后存储在小脑、纹状体和杏仁核(上图第二行)。

内隐记忆是不需要通过回忆调用的,它在一定条件的触发下,就会自动驱使你的身体产生反应。

比如,你开车时看到红灯,自然就会踩刹车减速,哪怕你有时在走神,大脑都会自动地条件反应。

你记录在知识体系里的都是外显记忆,它们是需要通过回忆才能调用出来的,能够激起回忆的线索越多,这些外显记忆能被调用出来的概率就越高。

因此,将新学的知识点放到你的知识体系里时,尽可能多地跟你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这样新知识被回忆和用起来的可能就更大了。

比如,你在上一段刚学到了“7±2”效应(人类大脑在努力记忆的情况下,准确的短时记忆数量也只是在5-9之间波动),将这个新知识点放到你的知识体系里时,就可以跟下面的知识做关联。

跟你的口头表达关联起来,跟别人讲话时,最好讲三点,这样提前归好类、数量少,别人更容易听懂和记住;

跟你的思维技巧关联起来,在用思维导图做思路梳理时,多将同类项合并起来,确保每一层不超过7个要素,最好不超过5个。

02 思考:记忆是思考的痕迹

我以前在学习的时候,喜欢把重点记在笔记本上,在记的时候,我还边记边看,生怕有一个字写错,背离作者的原意了。

记完笔记后,我每次回顾学习,也很有成就感,因为看自己的笔记写得很流畅,觉得自己都理解、都懂了。

但当工作中要用到时,要么磕磕绊绊,要么怎么也想不起来。

后来我才知道,背诵和记忆作者的原文,实际还是停留在阅读输入的浅层学习,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所以才会记不住知识。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大脑记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它没法存储接收到的每一个信息。

它是如何判断哪些该记住、哪些该忘记的呢?

大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很少动脑思考一个信息,你可能也不会需要再想它,所以可以忘掉;如果你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去思考一个信息,你就有可能再想起它,所以它应该被记住。

因此,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学习要想记得牢,就要想办法让大脑这个懒家伙动起来思考。

可是“会偷懒”是咱们大脑天生的机制,那要怎样才能让这个懒家伙动起来呢?

有一个好方法:提问清单。

通过提问清单的显性化提问,你的大脑就会开始思考了。

关于提问清单的使用,我给你举两个例子:

示例1:概念性知识三问

在《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这本书里,我们有给你建议一个学习概念性知识时的提问清单:

提问1:这个知识什么时候产生的?为什么在这个时点产生?这个时点之后还有更新的理论产生吗?

提问2:这个知识可以与其它知识或经验有什么联系?

提问3:这个知识至少在哪3个场景下可以使用?在哪3个场景不适用

你在学习任何一个新概念时,只要记得问自己上面这3个问题,你的大脑就不会偷懒了,对所学概念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

示例2:用三分法记读书笔记

《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还介绍了一个以三分法记笔记的方式,是对概念性知识三问的深入应用。

它不只是针对单个概念做三问思考,而是可以对整本书的内容做思考,并且沉淀记录下来。

三分法读书笔记

如上图所示,将笔记页面分为三个区域——阅读区、理解区和心得区。

① 阅读区是对原文的提炼。

② 理解区则是概念性知识三问后的思考输出。

③ 心得区和理解区的本质是一致的。只是一个笔记页上会有多个知识点,理解区是针对1个或多个知识点的,而心得区是针对整个页面所有知识点的。

通过这种记笔记的方式,你的大脑不仅会主动思考,而且更能将知识串联起来,并且更有可能去用。

03 应用:用不起来的知识毫无价值

学习的内容如果不能及时运用,会产生两个弊端:

1、会忘

每时每刻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涌进大脑,大脑有限的消化能力决定了它不可能全盘接收,所以必须有选择地记忆。

那么,大脑是如何判断一个信息该不该记住的呢?

大脑的原则是:更重视输出而不是输入。

它是这样想的:“这个信息用得多,说明它很重要,我要把它牢牢记在脑海中。”

反之,如果知识得不到及时应用,就容易被遗忘。

2、流于表面

学习内容如果不去应用的话,你就会缺少反馈,从而无法真正对所学的内容形成理解。

在看别人分享的知识时,我们很容易会产生一种错觉:将看懂误以为是学会了。

但其实,每一个人在分享知识的时候,都会附上自己的故事经历、类比和比喻,以帮助你理解。

所以你在看的时候,理解起来是毫无门槛的,很容易就以为自己看懂了,但其实你可能并不懂,知识只要稍有变化,你就一脸懵逼了。

比如,我们中学都学过二元一次方程,正常的数字推演“x+y=35,4x+2y=94”,大家都会解。

但如果将它套上衣服,变装成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很多人就不会解了。

而且,受限于个人的背景知识和经历,每个人分享的知识都会有其局限性,如果你不自己去实践应用,你就永远不会知道:

别人认为有用的知识,换到你身上,是否还适用?当时有用经验,换到现在,时间不同、环境变了,有没有失效?

不去应用接受反馈验证,自以为会了而沾沾自喜,等到真的问题降临考验了,你就两眼抓瞎了。

04 重复:自然地做到多次重复

现在人人都用过存储卡,比如U盘、手机microSD卡、数码相机的TF卡等等,这些存储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复制后除非你主动删除,否则内容肯定不会消失。

但大脑的记忆方式却与存储卡大不相同,它就像用水在纸上写字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很快就会干了、没了。

最可靠的脑神经研究实验已经表明,在学习完成后的1小时内,记忆量就会极速下降。要形成长时记忆,就必须让神经元长出新的突触,并使突触强度得到长时强化。

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有足够多次数的重复,才能让突触强度发生巨大且持久的改变,从而形成长时记忆。

于是,问题就来了:有多少人能有毅力坚持足够多次数的重复呢?不就是因为坚持不来,所以英语才学了一轮又一轮,然后还是原地踏步的嘛。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功利性学习的原因。

功利性学习的核心有两个:

1、提供学习动力

工作之余让你学,你可能会没动力,感觉很累,不想学;或者学了遇到困难,就会想,这不学也没啥事呀,老板又不会不发我工资。

但如果工作里面要用到什么,这个时候你再去学什么,这样学的话,坚持不下去的可能性就变低了。

因为工作里面的学习不一样,你做不好老板轻则批评,重则可能就辞退了,所以这个学习动力肯定就有了。

2、有重复应用的环境

关于写作技能的学习,我自己体会就蛮深的。

我刚做运营那会,主要负责的是产品推广和用户引流工作,很少会有写作的需求。

偶尔需要写一两篇产品推广的文案,我就感觉很痛苦,基本上得熬好几天,才能勉强挤出一篇。

中途我也想过学一下写作方法,就报了个写作课,上完课那会我还挺激动的,自觉学到了很多有效的方法。

但很快,我的热情就冷却下来了,因为当时工作对写作的需求不高,可能两三个月才需要写一篇文案,这么长时间过去,学到的那点写作方法早忘得一干二净了。

但后来,写文章任务的优先级不断上升,成了核心任务,需要经常写,我很自然就越写越学,越学越深了。

到现在,在写作上,我已经构建了成熟的流程体系,知道该怎么选题、文章结构怎么组织、开头和结尾怎么写更好。有时状态好,甚至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写完一篇三四千字的文章。

你看,这就是功利性学习的力量,有了学习动力和重复应用的环境之后,你很自然就能在学习中做到多次重复、越学越深了。

05

总结

认知到学习的这4大底层逻辑后,我要恭喜你,你已经领先大多数人一步,不再是只知道照搬学习技巧,而是知道学习技巧为何有效,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

凡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外乎在记忆、思考、应用、重复这四个方面有所助益。

如何更好地利用学习这四大底层学习逻辑呢?我给你分享了三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组块化和关联化,突破短时记忆容量限制、增加长时记忆的回忆线索。

2、利用提问清单:避免大脑偷懒,激发思考。

3、功利性学习:提供学习动力和应用环境,做到自然地重复学习。

只要你在学习时,刻意地运用以上学习底层逻辑和方法,我相信你的学习效率一定能领先其他人一大截。

因为你相当于在用狙击枪,降维打击那些还在耍大刀的人,哪怕让对方先跑100米,你也能一枪毙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学习的四个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