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汪曾祺先生的《人间小暖》说开去


知道汪曾祺先生的名字是从多年前《中学生阅读》上一篇《虐猫》的小说,喜欢他的作品是从散文《昆明的雨》开始。于是网购了先生的四本散文集,其中《人间小暖》最为喜欢。收到后迫不及待地匆匆读完,有点囫囵吞枣。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读,感觉越读越有味儿。

一位知名作家,丰富的阅历是他写出好文章的基础,最主要的还是有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他笔下的花草虫鱼,市井小民,一餐一饭,看似平淡,经过他的大笔点润,就像汩汩清泉,源源不断地流溢出来。读之如同早晨摘下一根顶花的黄瓜,手一撸,咬口嘎嘣脆。满嘴都是清香的鲜味儿,令人回味无穷。

关注芸芸众生,是他文章的特点。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在他的笔下能够鲜活起来,一是作者的观察,再则是作者的用语。那个厌弃都市繁华,甘愿独守在无名小站一隅的老人,每天两顿手抻面,闲坐赏看院中花开花落,静观头顶云卷云舒,让我们领悟到什么是远离闹市的恬淡幸福;那个卖时令鲜果却懂得鉴赏图画的小贩叶三,对艺术和故人的尊重让我肃然起敬;长相清秀的小锡匠十一子和贫贱女巧云的生死恋令人唏嘘;靠“熏烧”这个异禀傲立江湖的王二也活得有滋有味;同是唱京剧出身,为人处世不同,结局相反的两个角色让人感叹;包括居住在同一个大杂院里的大妈们也各有千秋……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真理。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灵感不断,新作频出,这是因为他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两只善于倾听的耳朵,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袋。汪老是个典范。他的眼睛像部摄像机,不放过任何精彩的细节。再则是他的语言,读他的文章,就像听一位慈祥老人在话家常,不疾不徐,不漫不滋,古典诗词,坊间俚语,信手拈来,亦庄亦谐。他在一篇谈语言的文章里,特别提到语言的打造,像揉面,只有揉到一定程度,才会软和,筋道,有味儿。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符合人物身份。受益匪浅。


我上中学时,教我的语文老师喜欢写作。她周末回家总喜欢找村里的妇女唠嗑,听她们讲遇到的稀罕事。其实她是在寻找写作素材。文贵在真,但是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有限,社会是个大舞台,有穷形毕相的表演,有铁骨铮铮地立世,有凄惨悲苦的一生,这需要你从不同渠道挖掘,然后融合,最后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上高中时我就听说一件事。一位同学的哥哥考上一所国防科技大学,按成绩,他可以报考更高的学校。因为家里贫困,国防科技大学一切免费,他就降低门槛。妹妹该报志愿时,他去陪同。那时学校餐厅饭菜极为粗劣,他照吃不误。古语云:时位移人。但大学生活并没有改变他纯朴的性情。此外,他有强烈的责任感,对父母懂得感恩,对妹妹关爱有加,自己考研后为减轻家庭负担又自动放弃,直至大学毕业后自己有经济能力才考硕博。我听后颇有感触,读大学时就用第一人称把它整理出来发表,同学们都问我:“你居然有这么优秀的哥哥,怎么没听你说过?”我笑而不答。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参加工作后,我会因为时事生发感慨,写些杂文,其中一篇《教师不能做假》就是因事而发,被《河南教育》采用。后来在与一位同事散步闲聊的过程中,知道她读书的坎坷经历,很是感动,我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晚上整理出来,投到《中学生阅读》的专刊上,幸运被采用。

现在在这个平台,主要是想提升自己。每天坚持练笔,把曾经丢失的东西捡回来。因为我曾经也是一个心怀梦想的热血青年,一度被老师和同学认可的才女,现实生活让我变得愚钝。我不想辜负老师和同学的厚望,最主要的是不想辜负自己。鲁肃多年后见到吕蒙与之论议,大惊曰:“以卿之才略,非复吴下蒙!”我也不想让老同学见到我时,看到的仅仅是一个步入人生暮景的小老太太,三句不离的是儿孙俗事。等再见之日,脸上增添的不仅仅是岁月镌刻的皱纹,谈吐间还要有文字的芬芳和处世的从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汪曾祺先生的《人间小暖》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