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精忠报国永垂青史的岳飞——悲剧命运不可避免12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南宋爱国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

在北方的金兵攻打中原之时,其母为鼓励他报效国家,从军之前,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 四个大字。岳飞不忘母训,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处世准则。

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岳飞按照其连结河朔进军中原的方略,遣将联络北方义军,袭扰金军后方,自率主力北上,在郾城、颍昌之战中大破金军精骑,击败金军主力。正当岳飞行将渡河时,高宗 、秦桧却向金乞和,诏令各路宋军回师,致使岳飞恢复中原的计划功败垂成。

次年,回临安,被解除兵权,改授枢密副使。十二月二十九日,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惨遭杀害 。宋孝宗继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淳熙五年(1178年),谥武穆。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鄂王。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改谥忠武。

那么,一代名将为何会是这样的悲剧结局呢?

宋朝的基本国策是不能违背的

开始的时候,宋高宗赵构基本上是让岳飞放手去做的,岳飞的队伍不断壮大,那也是皇上赵构支持的,当然也是形势所迫起用抗金将领。

岳飞统领部队最多的时候,赵构将全国部队大部分划拨给岳飞指挥,总计不下十万,还有原本就归属岳飞的将近五万的岳家军,赵构让岳飞指挥的部队足有二十五万人之巨,占据了总数的四分之三。

但是,赵构没有忘记宋太祖的祖训和基本国策,那就是“重文轻武”,始终认为武将是心腹之患,他力主投降,外患一旦减轻,就开始削弱军队。

所以,宋朝的部队很多都是不懂军事的文人在指挥,军队将领频繁调动,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并一再降低他们的权势。

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是凭着军权登上至尊之位的,对宋朝历代皇帝来说,这是血的教训,总是害怕被人效仿。怎么保证岳家军不会反叛朝廷?

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都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而且,岳飞除了自己手中的精兵,还能用上民间的抗金武装,河北地区的忠义民兵,在后方配合岳家军共同作战。这就足见岳飞的谋略和胆识,各路人马都指挥得来。

不过,此举又无意间给赵构上了一层眼药。岳飞率领的军队其战斗力已是无人可比,如果岳飞要反,会不会成为又一个太祖皇帝?

赵构对岳飞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对岳飞及岳家军的恐惧也已经达到巅峰。所以,赵构动了杀心。

主战与主和的观点不同

岳飞的志向一直都是收复广阔的中原,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战功显赫,从不滋扰百姓,深受民众爱戴、坚不可摧的军队。决心抗金到底,收复中原,保家卫国。

这支军队对南宋朝廷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个威胁,若用不好就是祸乱的开始,但若用得好,他们也绝对是对敌的锐利尖刀。然而,这样能干的将领虽然是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利器,却也是帝制时代帝王最为忌讳、最要提防的人之一。

赵构实际是一个小富即安,时刻计算着自己皇位安危得失之人,所以他的志向就是偏安一隅,保住自己的皇位。因此,他奉行的就是屈膝投降的政策。

甚至他想到的是金人还可以给我半壁江山,而你岳飞要造反的话,那是要夺了我全部的大宋朝家业。所以,他把岳飞看作比金人还可怕的敌人。

当岳飞的军队与金军双方激战,金军大败,打得金兀术狼狈逃窜,并一直追击到距开封仅四十多里的朱仙镇。这时,黄河南北许多坚持抗金的义兵,都打着岳家军的旗号响应岳飞的北伐,其他各路宋兵也转入局部反击,抗金形势一片大好。经过这一场战争,金军连连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兀术也准备撤离开封,以避免被岳家军全歼。

岳飞上书高宗,要求准许宋军全线进攻,但是宋高宗只要金军不南侵就已经很满足了,他不仅不同意岳飞的要求,反而下令各路宋军班师,使岳家军孤军无援。

接着,高宗又连发了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只得班师回朝,他悲愤地向众将士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朝廷此举对于已经逼近开封的岳飞部队来说是个极大打击,岳飞见形势不对,赶紧给赵构上书,请求各方部队协同北上,一起完成北伐大业。赵构当然不可能回应他,因为此时此刻,赵构心里最提防的已经不是金国了,也不是完颜宗弼,而是岳飞和他统领的岳家军!

为了向金人显示议和诚意,并避免朝内抗金派的阻挠,岳飞回京之后,就被解除兵权,另一位大将韩世忠也在同时被贬。

金兀术连败于宋军,终于认识到对宋战争已不可能用武力取胜,也表示愿与南宋议和。眼看议和已成,高宗觉得已不再需要像岳飞这样的良将,再加上岳飞在军中的影响实在太高,又始终不肯放弃恢复中原的主张,高宗对他也十分忌恨,秦桧更是欲害死岳飞而后快,他们以谋反的罪名将岳飞、岳云父子和部将张宪逮捕入狱。

小人抵毁

高宗赵构动摇岳飞地位的心思也来源于奸臣,秦桧是态度强硬的议和派,很多人会给秦桧贴上“反复无常小人”“卑鄙无耻奸臣”之类的标签,但对于赵构来说,秦桧是他最为忠诚、最为得力、最为贴心的大臣了!

秦桧在高宗面前经常提醒来自岳飞的威胁,如最后的阶段,把其它的抗金队伍撤出,剩下岳飞孤军作战,以及催促高宗让岳飞班师回朝都是秦桧干的。

像这样提醒赵构的除了一心想要宋金议和的秦桧之外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几大将领的直属领导,担任宰相且兼任枢密院一把手的张浚。

他的头衔大于实权,名义上是韩世忠、岳飞、刘光世等人的头儿,实际上在很多关键时刻,他根本指挥不动这几位。张浚知道,只要摆出太祖赵匡胤定下的祖制,再让他仔细想一想把四分之三的部队交给岳飞的风险会有多大,赵构自然就会退缩了。

果然,张浚找到赵构将事情一点一点给他说了,赵构听罢一激灵,随后便陷入了沉默。

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宋金订立和议:南宋向金朝纳贡称臣,史称“绍兴和议”。绍兴和议订立后一个月,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当时岳飞年仅三十九岁,岳云年仅二十三岁。临刑前,岳飞在监狱的墙上挥笔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岳飞,精忠报国,永垂青史!

你可能感兴趣的:(宋元||精忠报国永垂青史的岳飞——悲剧命运不可避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