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秀华写诗想到潘金莲填词,潘金莲给西门庆的情诗,写得如何

从余秀华写诗想到潘金莲填词,潘金莲给西门庆的情诗,写得如何

女诗人余秀华稍显“过火”的情诗,可以看出她一贯的大胆与热情,但是作为诗歌,并不算得突出,用情绪描摹一段想象,作为一个但凡经历过文学锻炼的人也不难。但诗与余秀华联系起来,和她身上的残疾、底层、女性等标签联系起来,便极有看点。

从余秀华的情诗,铲君忽然想起了《金瓶梅》中潘金莲也为西门庆写过两首情诗,且有词牌名,一为《寄生草》,一为《落梅风》,从遣词酌句的大胆和热烈情绪来说,比余秀华更加热烈。

1.潘金莲的文化程度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能够识文断字,琴棋书画都有涉猎,这源于她独特的教育经历。潘金莲出生在裁缝家中,生活贫困,但父母“望女成凤”的心思很重,6岁便送到余秀才家中上女学。女学也是古代私塾教育之一种,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晚明时期,相对流行,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女学在内容上有所偏废,除了普通的《三字经》、《百家姓》之外,还会有《闺范》、《女则》等内容,所以,潘金莲有一定的私塾功底。9岁卖到王招宣家中后,学弹唱,闲暇之余跟着王招宣学习诗文,她的作诗和填词的技能,应该在这个时期学会的。


在古代,女性能够识文断字的不多,普通人家的女孩,都是大字不识,能够填词的大概只有三类人,一类是官绅氏族人家的女儿,从小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一类是乐户世家,这样的家庭专门培养艺伎,历史上青楼才子佳人的故事,其中的佳人基本上都是艺伎;还有一类,便是潘金莲这样,从小偏有特殊培养用途的女孩。

因此,整体而言,潘金莲的文化水平在古代女子中不算低。

2.潘金莲的情诗水平

潘金莲所填的两首情诗,都是写给西门庆的,潘金莲害死武大后,一直等着西门庆迎娶,但西门庆忙着娶孟玉楼,把她晾在一边几个月没有搭理,左思右盼下碰到了西门庆的小厮玳安,便托他给西门庆送情诗。此诗名为《寄生草》,为曲牌名,很有名气,《红楼梦》中宝钗生日,便点了一曲《寄生草》。且看潘金莲写得如何?

将奴这知心话,

付花笺寄与他。

想当初结下青丝发,

门儿倚遍帘儿下,

受了些没打弄的耽惊怕。

你今果是负了奴心,

不来还我香罗帕。


不得不说,此诗写得明白如话,又将闺中怨妇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很有古风。西门庆就是在此诗的感召下,将潘金莲娶回家。

潘金莲嫁过门后,西门庆又纳娶了李瓶儿,到此仍不知足,在应伯爵的牵线中梳笼了妓女李桂姐。妓院中梳笼,就是长包,也是非正式的婚姻关系。西门庆贪恋李桂姐,竟在几眼半个月不回家,让潘金莲寂寞难耐,便故技重施,写了一首《落梅风》,仍旧让玳安送信。且看这首诗写得如何:

黄昏想,白日思,

盼杀人多情不至。

因他为他憔悴死,

可怜也绣衾独自!

灯将残,人睡也,

空留得半窗明月。

眠心硬,浑似铁,

这凄凉怎捱今夜?

跟《寄生草》比起来,这首《落梅风》虽也是曲牌,但情趣上便稍逊一筹。未嫁之前,潘金莲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无论是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都渴望得到西门庆的爱,因为此时的潘金莲已把丈夫杀了,走投无路,别无选择,所以情深意切。但《落梅风》更多是妒忌心驱使,诗中没有多少爱意,更多是怨恨,是生理上的寂寞。无怪乎西门庆得到此诗,没有任何反应,反倒踢了玳安两脚。

3.从余秀华到潘金莲,情诗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其发自内心

当然,将余秀华老师的情诗和潘金莲写给西门庆的情诗放在一起比较,有点唐突也有点不尊重,但从内容上分析,铲君仍旧认为余秀华未出名之前的作品《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更有文学价值,前者是“诗穷而后工”的内蕴和爆发力,现在被热炒的这首诗最多是在字词和情绪上的“故意”,起码很难看到真诚。


若以此来类比金瓶梅的两首情诗,也是一样的道理,西门庆一走无消息,处于“无路可走又提心吊胆”中的潘金莲情诗中是真挚的情感流露,所以《寄生草》要比《落梅风》高级,真实的想念也比妒忌更让人心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余秀华写诗想到潘金莲填词,潘金莲给西门庆的情诗,写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