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情绪的发展
情绪是有多种成分构成的,首先,它总是与某一个情结相关的诱发事件有关,其次,它总伴随着生理的唤醒,第三,它还包括经验的成分,第四,情绪还包括了外在表情动作的变化。
新生儿以哭声反映他的饥饿、疼痛、寒冷等状态,逐渐成为呼唤成人陪伴的工具,微笑也成为维持成人与之接近的手段。
1.情绪的表达
(1)情绪的出现顺序
婴儿在出生时展示出五种不同的情绪,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在二到七个月期间出现初级情绪: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
快到两岁时出现复杂情绪: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
(2)情绪的社会化和自我调节
母亲和七个月大的婴儿玩耍时,总是让愉快,好奇和惊讶的情结,为婴儿提供了积极情节表达的榜样。
遵循情结规则,婴儿能对他们的情绪加以调节和控制,找到可以有效引发看护者注意和安慰恐惧的表达方法。
2.情节的识别和理解
三个月大的婴儿能从照片中分辨出不同情结的成人,7至10个月的婴儿开始利用别人的表情作为社会参照,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
二 气质的发展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被认为是个性形成的基础。
1.气质的三种不同类型:1),容易抚育型;2),扶育困难型;3),启动缓慢型。
还有一些婴儿不能被归入以上三种气质类型,他们有独特的气质特征模式。
2.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是成年期人格的基石,其稳定性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是不同的。
3.遗传和环境对气质的影响
气质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成分,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三 依恋及其发展
依恋是父母与婴儿之间一种相互的联系。
1.依恋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依恋产生与母亲对婴儿的哺育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依恋是一种习得的行为。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依恋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婴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婴儿和养护者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相互喜爱和建立亲密依恋的本能,这让婴儿得以生存,种族得以延续。
2,依恋的发展过程
建立依恋关系要经历以下几个联系的过程,一,无社会性阶段(0-6周);二,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6、7个月);三,分化的依恋阶段(大约7—9个月);四,多重依恋阶段(即多个依恋对象)
3.依恋的类型
通过对婴儿在不同场景中的反应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将婴儿的依恋划分为四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2)抗拒性依恋;(3)回避性依恋;(4)混乱型依恋。
只有第一种是安全型,其他三种属于非安全型
4.依恋与后期发展的关系
婴儿与母亲的依恋质量会影响其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婴儿在同主要抚养者的不断交往中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即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认知表征,用于解释事件和形成对人类关系的期望。
如果抚养者能及时恰当的回应婴儿寻求关注的努力,婴儿就会相信“我是可爱的”(积极的自我工作模型)。如果抚养者常常忽视或者误解婴儿发出的信号,他们就会认为“我一无是处讨人嫌”(消极的自我工作模型)
四 自我的发展
自我的核心是主体对自我的认识及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知觉者,行动者,思考者,情节感受者等等,主体的我又被称为自我意识,与之对照,客体的我包括对身体的自我表征和对心理的自我表征。
1.自我的出现
在出生后1到2个月中,婴儿获得一种与躯体功能有关的身体的自我意识感,产生一种主体的自我意识。
2.自我觉知
婴儿在照镜子,看照片看录像时能认出自己,开始将自己归入到某一类别,并将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18至30个月的儿童已经能按年龄大小、性别和好坏等将别人和自己分类,约两岁左右儿童选择玩具开始表现出性别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