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岱‖乖乖女咋成了“白眼狼”

活成自己

一女性求助者说,从她记事起,就很少见到父亲。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偶尔回家,不知什么原因,都要和母亲吵闹一番。待不几天,再愤然离去,对她也不怎么亲近。跟着母亲生活,虽然不缺少吃穿,但母亲常常不是抱怨,就是诅咒,或者以泪洗面,自己成了她的出气筒。到现在,她都非常怨恨自己的父母。结婚后,她曾暗下决心,对待自己的孩子,绝不能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吃喝穿都挑最好的,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不但上的学校价格不菲,连班主任她都要挑最好的。孩子小的时候还挺乖,现在却成了“白眼狼”,一个刚刚14岁的女孩子,在家对父母爆粗口,摔东西,一不高兴就回卧室插门,她和丈夫连房间都进不去。近一个月来,不上学,家门也不出,整天在家玩电脑游戏。

看着眼前这位家长,我的心隐隐作痛。不是为她,而是为了那个无辜的孩子。人家想长成自己的样子,却被父母牢牢控制在手里,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样子。直到有一天,人家觉悟了,父母感受到的不是高兴,却是失败。

因孩子出问题,前来求助的家长大都会再三表白,自己很爱孩子。他们坚定地认为,爱孩子,是必然;不爱,天理难容。

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写到:“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心和责任心都会是盲目的,而如果不是从关怀的角度出发去了解对方,这种了解也是无益的。”

这句话,越琢磨越有道理。

真正的“爱”,不是有条件的索取,而是无条件的给予。其中,用心“了解”和“关怀”极其重要。

咨询中,我常常问,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您口中说的“爱”,他(她)真正需要吗?您的爱是为了满足孩子,还是为了满足您自己哪?

这些问题看似平常,却常常让人陷入深思。所有急于回答的,我都会劝他们想想,再想一想。

父母却对待孩子的方式,大都受到上一辈父母的影响,而上一辈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则是来自更上一辈父母的影响。在教育理念尚没有健全并得以普及的年代,灌输自家独创的所谓“家教”, 并在家族中强行传承下去,成了一贯的做法。

有人说,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对我的,我觉得很好啊,而且我事业成功,家庭也很幸福,所以,我也要像他们对待我一样,来对待我的孩子。还有人说,我之所以对孩子好,是因为我觉得父母(或其中的一个)对自己不够关心,感情上有缺失。所以,不能再让我的孩子,重复我经历的痛苦。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体是有差异的,家族的传承,已经不能一概而论地满足每个人的心理需求。爱缺失的人口中的爱,大都不是为了满足孩子,而是为了补偿自己内心一直得不到重视、关爱和照顾的遗憾。

所以,真正的爱,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满足孩子,帮助孩子成为他(她)自己该有的样子。

在这个案例中,求助者对孩子有过多的溺爱、替代和包办。作为父母,爱孩子原本是一种天性,是发自内心最真挚的感情流露。但如果把自己内心的缺失,一味地代偿给孩子,不但有益,反而有害。

“白眼狼”,就是孩子不想再成为父母的替代品。反叛,是最高级别的提醒。

那些还在一味提倡家族传承的人,要看到日新月异的心理发展需求。而这个有过心理创伤的求助者,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彻底放下对父母的怨恨,告别那个没有得到照顾和关爱的“内心小孩”。真正从孩子的成长出发,学会放手,让孩子慢慢变得独立起来。

人生精彩

作者:闻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研修生(继续教育),著名心理咨询专家李克富教授的研修生。擅长解决亲子、婚恋、厌学、网瘾、学习效能、情绪管理、青春期叛逆等心理问题。微信(手机):18653803377

你可能感兴趣的:(闻岱‖乖乖女咋成了“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