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修炼手册》:自我和修行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修行过程。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从这个意义上讲,未经审视的自我就不是自我,而是被外在和欲望推动的人生。

自我,名词。人们在根本不认识它的时候,会把欲望当做是自我本身。认识它的时候,又太急于想要破除自我。

和菜头老师提出了饲养自我和完善自我两个概念,这两个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事规则,我们应该完善自我,而不是饲养自我。

所谓饲养自我就是满足未经审视的各种欲望,将错就错,坚持各种来自外界的、对人对己的错误认知而拒绝改正;也就是我们用满足物欲实现自我认知,我们是我们的社会地位、赚钱能力以及其他诸如此种。
而所谓“完善自我”就是坐下来,认真面对自己的欲望,分析哪些是毫无必要的欲望,即便满足了也不会让自己多快乐三天,更不会让自己的内心感到充实和满足。当我们真正地面对自己,从行为开始分析,往下深挖引发我们行为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底层认知,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让我们内心安宁的到底是什么。

自我到底是什么呢?它有没有一定的标准?我的标准是你可不可以一个人自得其乐的独处,不求于外物就可以平静祥和。和菜头老师给了一个标准,一个人如果总是要向外求取,用外在来证明自己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就一定存在问题,有很大可能饲养过度,在身体里养了一头饕餮。

这个标准其实也是说,当我们向内求时也就是我们真正认识到自我的时候。唯有认识自我,才能对自我进行完善,修行在路上。

人生有很多的误区,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产物,从小时候起我们就受到环境的潜移默化,很多的观念毫无保留的接收并刻划到了我们的基因里,但是这些理所当然是正确的吗?“我就是这个样子”,“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然后就放弃了争取,认命于现实。

有的人有二十年经验,有的人一个经验用二十年。尤其现在不确定性年代,飞速的变化让我们要不断的反思,我是谁,我被什么推动着成长,又被什么所限制,我能打破我现有的边界吗?或者往浅里说,我们只是在修正因为太多遮蔽而迷失的原本的我。

从本我到自我到无我是心理学里的三个认识阶段,无我可遇不可求,需要彻底放下。而现阶段,认识自我,在点滴中修行,面对真正的问题,妥善处理和解决,那么人生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纠结和后悔。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年人的修炼手册》:自我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