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 随想

这期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在线上举行,于我来说,这绝不是聊胜于无,而是难能可贵的机会,倍感珍惜。

线上的优势很明显,不用去抢票,不用鞍马劳顿,在家坐拥大咖演说,美不胜收。

这线上,就我这种上不得厅堂,勉强能下下厨房的人来说,在合适不过了。静悄悄,在一旁,专业素养不知不觉在成长,多好呀。大的不能改变,我的那一隅之地总会因此而有一个些气色。

今天观看直播,这线上的劣势显现出来了。

网络是个老问题,只见那个圈在那里转啦转啦,正常了,大慨个三五分钟又开始了,甚是烦恼。群里美仁建议用流量,可这跟流量无关,只能说明城乡是有差别的。

另外的原因属于个体。盯着这手机屏幕,眼睛还真受不了。奔五的人了,好像这耳朵也不太好使了,声音消失得快,脑子却变慢了,竟然不能讲老师们讲的进行整合。或许,线下,大家齐聚一堂,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没办法,只好将老师发的与讲演内容息息相关的图片抄了下来,结合自己断断续续的一点记忆,慢慢梳理。

刀哥,《2018 , 请允许我自甘退步》谈了“退到常识 、退到常务、 退到常态”。既然称之为常识常务常态,实质就是事物本身。教育,一个最不需要过分追求速度和效率的领域,却把这个奉为圭臬。吴非,《照亮校园的常识》,梳理了那些常识,可还有多少人在按照常识去做呢?刀哥的“退到”,不如说是“回到”,回到本来,回到根本。

刀哥认为,男人真正能留在世间的,一是孩子,二是文字。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却免不了有歧视女性的嫌疑。很多男人的文字流芳千古,而他们的孩子却籍籍无名。要说文字与孩子都显赫的,苏洵恐怕要独占鰲头了。女性因文字立世的也不少。萧红的文字,有多少人可以比肩?杨绛的文字,真实,从容,淡雅,影响了无数的人。

戴耘博士谈了奥运冠军全红婵,谈到了闲暇。确实,那是全红婵的现实。闲暇谁都想,听听音乐会,看看希腊戏剧,可条件真的不允许呀。具有天赋的“全红婵”,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应该还有很多很多。

其他不说,就说这跳水吧。大城市条件好,什么都有,那众多的四五六线城市,恐怕连一个标准的泳池也没有吧。我们农村的孩子,看都没看到过。18日的预热活动,秦叶仁老师谈的那个初三男孩,他的闲暇是背着砍刀,到山上去砍一捆烧火的木柴。不是不想闲暇,而是不能闲暇,。

举国体制,竞技体育选中了全红婵,她是幸运的。

中午,有不言不快之感,也就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了。老师们的演说,我没听完整,肤浅的想法或许有断章取义的地方,请老师们原谅。后续,会看回放,正确领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走 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