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不可以脆弱

从我重启自己的公众号开始,我妈就一直跟我说,不要那么消极,要向读者传达正能量,要阳光,才能被人喜欢。

我知道,我一定会让她失望。

我无意在百花齐放的自媒体时代,努力成为一位鸡汤师傅,去锦上添花和粉饰太平,反而恰恰想传达一些真实的时代情绪,一种绝非个案的普通青年生活,甚至说是劈开一座山的洞口,让一些人慢慢想要走进去,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然后逐渐走出来,遂觉得孤独能够减少那么一点点。

抱团取暖,呼吁共情。我想,如果说这个公众号能有什么价值,我希望是这样。

很奇怪,我们这一代人,总是成长得与长辈们所期待的样子截然不同,宛如青春期一直就还没有过去,也如同普通人的脚,总是很难每一步都踩在同一条直线上。

我身边的一些朋友的妈妈,也和我的母亲很类似,喜欢翻阅子女的社交媒体账号,然后又为他们的消极情绪愤懑不已。

这孩子又矫情什么?那么多人比你过得差。

又因为工作不开心?和领导有什么好较劲的,人家说什么你做什么就行。

竟然想辞职?这年头什么工作不都一样,能稳定下来就好。

谈恋爱不高兴?我早就说这个人不靠谱,不听我的可不就只能吃亏。

……

我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类似的困惑:难道年轻人就该是正能量永动机,还是连油都不带加的那种吗?如果至亲都只能以说教和嘲讽传达共情的鸿沟,那么所谓的正能量的来源在哪?难道是空气吗,每呼吸一下就能合成正能量?

春满乾坤福满园。

这是中国式的花好月圆皆大欢喜。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国,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人生中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前赴后继,撑过最艰难的岁月,脱掉了好几层皮,卧薪尝胆,破茧成蝶。

我们崇拜坚强、乐观、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坚持不懈这样的精神,像传递奥运火炬一样将这样的品质教育和传承下去,没错,有这样坚韧的内心,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更容易度过生命中的坎。

但这样也最终使得,在我们的情感教育中,缺乏“悦纳脆弱”这门课

因为物竞天择,所以崇拜强者。因为歧视负面情绪,把悲观看得不堪,所以枉顾抑郁症患者。认可适者生存,不适者只配消亡。

这是人类文化自有的残忍和决绝。每个人的悲喜虽各不相同,但傲慢却还真是一样一样的。

我依稀记得那个台湾天才作家林奕含,当年借着少女房思琪的嘴巴,跟所有人呼喊着:“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毁灭性的,我讨厌大团圆的抒情传统,讨厌王子和公主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

为什么?因为现实世界不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仅仅因为一个人可爱,我们才会爱上他,不是因为一个人做坏事该死,所以死亡就一定是他的最后结局,不是有人遇见摔断一条腿的噩运,就会身残志坚受人敬仰。

真实的情况是,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基因链条和成长故事。所以面对同一种悲伤,为什么不被允许不同的情绪反映?为什么只能像没有感情的动物一样冷静和无坚不摧?为什么我们的文化只会教育人去迎接坚强,拒绝脆弱?

在这种鼓励自尊和要强的文化系统里,很多人无法成为自我,而不断和无数个匿名的他者赛跑:在大城市,谁没有加班到深夜然后再挤两个小时地铁的经历?活到二十多岁,谁没有经历过失败的恋爱,怎么就站不起来了?经济形势这么差,谁不是一直在忍耐无知无能的老板?……

甚至到了最后,被批评不够强大的人,开始学会自我批评:父母说的对,朋友讲的也没错,有无数人正和我经历着一样的事情,我丧就意味着我弱,而我不能弱。

在这样的逻辑下,脆弱不再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是一种错误的事实。

 前段时间,我的一位男性好友失恋了。我听他断断续续零零碎碎的讲述,大概明白了其中微妙的原因。

男生在大学时学的心理学,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专业性地倾向于倾听、理解、共情和疏导。所以,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一直是女生表达情绪,男生则帮助她消化。但当两个人越来越熟的时候,男生开始显露出自己的敏感和脆弱,女生愈发难以接受,认为这不再是她理想中坚实后盾一样的存在,于是便疏远了男生,结交了新人。

这一点事都抗不住,算什么男人。我们似乎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如果说女性倾向于被社会传统塑造成“乖巧、贤惠、勤劳”的模样,那理想男性的身上总是充满着“冷静、成熟、坚强”的隐喻。从这个角度来说,男性既是父权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也是受害者。谁掌握生杀予夺的政治经济权力,谁就要理应威风得滴水不漏。

2016年轰动世界的知识分子小说《斯通纳》里写: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是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

那么,既然她只愿意去了解你她想要了解的部分,那她便从来没有走上过爱你的这条路。我对这位友人说。

写到这里,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并不是在为所谓的丧文化和废柴文化正名,我只是觉得,人是多样化的存在,也都是此刻的存在。

此刻可以快乐,此刻也可以悲伤,此刻可以幸福,此刻也可以绝望,此刻可以一醉方休第二天起来重新做人,此刻也可以愁肠百结放纵自己痛哭一场仿佛永远站不起来。重要的是学会悦纳自己和身边人的负面情绪,要宽容和松弛,不要做绷紧的弦,开放地去接受一个立体的自己和真实的世界。

“悲观主义才是知识的初级,知识的终极,谁不是凭着甘美的绝望,而过尽其自鉴自适的一生。”

木心先生在《琼美卡随想录》里这么写。我觉得简直酷毙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可不可以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