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社交系统是否存在膨胀区间?

“我不会同意的,你别开玩笑了。”

“我想好了,我决定离职,就当你看见同意了哈。”从此之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一直想问我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今天是时候来给出答案,以解答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和疑问。

这件事至今过去快两年的时间。两年,我没有勇气去面对事情发生的原因,没有主动去改善和维系这段情意的继续,没有动力和能量去加持自我情绪的调节。有的只是日渐加深的耿耿于怀的偏见和误解。

事件本身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日久见人心。如今的好坏对错已不重要。一次次的自我反省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之间的社交关系存在一个膨胀区间,因此以前对彼此的偏爱在事后全都变成了偏见。

膨胀区间,我不知道百度百科有没有详细的解释。这是我在不断思考中探索出的一个词语,我对它的理解如下:

品牌带给我们的价值不是你花了多少钱,而是因为它你在别人眼中成了什么样的人,朋友圈层也是同样的道理。她是自信满满高高在上的一名“早教培训机构代理校长”,而我只是一个在陌生城市无亲无故的农村丫头,我们的相遇相知只能用缘分来解释。

我们之间从哪方面来看,都没有可消除的同类项,在我的择友条件中,也没有她这一款,对于她抛出的橄榄枝,我尽可能的推却。然而,我自以为很有分量的拒绝在她那里直接无视。于是,她毫无保留的付出让我在这座城市拥有了温暖如春的友谊,甚至是超过友谊的亲情,我开始享受这种待遇和生活,我沦陷在被“膨胀区间”无限放大的理想闺蜜状态中,我的个人价值有时会因为是“校长”的朋友而被部分人重视起来。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没有优良的物质条件可以去同等对换,我能做的只有真心换真心,尽自己所能去帮忙做好每一件我能做的事,内心的底线就是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不要在一起工作。

我们的相遇是因彼此老公的同事兄弟情,兄弟之间明算账,同事之间账算不清。他俩之间仅仅是一件没有沟通到位的小事,最后上升到她对我们两口子歇斯底里的控诉,只因我老公考证顺利通过,就被理所当然的贴上了“人飘了”的标签,那时我就应该知道的,我得到的所有亲情,大概是因为她把我当成“受害者”去同情,可我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受害者,我只是一个希望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通过努力过上好日子的对于这个城市来说一切都陌生的人。我到现在一直都很感恩她带给我的认知和视野,而我们之间“道不同,不相为谋。”

大概是我玻璃心,在认清事实真相后,果断没有了再继续相处的打算。她是一个只要让自己舒适后,能屈能伸不计前嫌的人。我也觉得应该是自己想多了。对她的崇拜在每日的相处中不断膨胀和积攒,终于这一切还是在我们成为同事后毁于一旦。她成立早教学校,邀请我去帮忙,三番五次我都拒绝了,我的底线就是不能失去这个朋友。创业前期条件有限,我出于朋友帮忙的角度尽全力去做了开业前期的每一件事情,然后一切的相处和以前变得不一样起来,完美滤镜在一天天击碎崩塌,了解运营真相后更是每日回家以泪洗面,无法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

一年的时候我完成了蜕变,在发送那条信息后成功逃离了那个可怕的世界。我有时在想,我如今耿耿于怀是因为替不知情的家长痛心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坚守住底线而失去一个朋友悲伤。直到今天,我想明白了,当我如今还带着偏见去看待这些事情时,折磨的只是我自己。为何要为别人的不了解去折磨自己的身心,回想一下我当初在“膨胀区间”无限弹跳时,最讨厌的大概就是打碎我美梦的人。

写作使我明智,两年时间,我还一直自视清高的认为一切都是她人的过错,而今天我应该清楚的明白,如果我的出发点是为“被完美滤镜蒙蔽的他们”感到不值的话,最初我也是制造完美滤镜的一员。原来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个曾经被同化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社交系统是否存在膨胀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