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9年走上讲台,好像一直在机械地重复地工作。刚开始,努力工作,关注学生,认真备课,上课积极,勤奋讲授,对潜能生也进行个别指导……。但是,没多长时间,往往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有的学生不听话,有的不喜欢学习、上课“溜号”,到期中期末考试班级学生成绩也不够理想,等等。长期以来,一直想找到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不停地在网上搜寻,如潘爱国、孟卫东等,仔细研究发现,他们的教法跟咱也没什么区别呀!偶然发现了一位语文名家魏书生,非常欣赏他的教育方法,他能把学生训练地会自动学习,这显然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但物理上没有这样的人,我试图把魏老师的方法移植到物理上,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正在这个时候,杨校长却引来了韩立福教授,这让我又一次看到了希望。2020年11月14日,在杨校长的英明决策和支持下,在杨书记和其他主要领导的积极谋划下,我校的高考提升力计划终于启动了。
我们三17、18班的老师及19、20班的语数英老师周末都没有休息,通过紧张的半天的培训,下午就正式实施。经过一周多的实际操作,我逐渐提高了认识,跟专家团队也学会了一些最初级的做法。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这里的学习者不是单纯地指学生,而是指教师、学生和直接参与者。也就是说,在学本课堂中,没有纯粹的教师,教师身份将发生本质性变化,教师是大同学。具体而言,学本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协同合作,共同围绕着核心问题开展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活动。在师生关系方面,有别于教本课堂,师生关系不是上对下的长幼关系、授受关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人文和谐的发展关系。师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追求的是一种真学习。在教学关系方面,师生之间不是那种传授和告知关系,而是合作学习,共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关系。师生共同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创建人文、自由、开放、多元、灿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实现真实、自由、自主的阳光学习。通过学本课堂学习,最终目的是让每位学习者生命得到精彩绽放。搭建了解放学生,让学生成长为问题解决的主人的平台。学本课堂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结构化预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问题发现生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将学习还给学生,将方法教给学生。搭建了思维绽放,让学生成长为展示对话的主人的平台。学本课堂注重展示对话学习方法,创建“说的课堂”,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来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那么这种以说为主线的对话课堂拉动了每个学生的思维系统,激活了每个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思辨能力,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能言善辩,富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给每个学生搭建了思维绽放的平台。搭建了团队成长,让学生成长为合作学习的主人的平台。学本课堂注重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建设,在角色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引入了学科长这一关键性角色,使每位同学都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人。这种机制创新,超越了个体接受式教学范式,走向了团队发现和团队成功的学习方式,为小组和班级全体成员的合作成功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针对高三的一轮复习和我校的学生实际,专家团队先让我们进行的是“单元回归评价课”和“能力拓展提升评价课”这两种课型。
一、“单元回归评价课”
本课型是独立的一种具有综合性、回归性的问题拓展复习的课型,适合于单元学习结束后的拓展复习,也适合于高三的一轮复习。主要是组织学生对单元重点问题发现、生成后,及时对重点问题进行突破性迅速解决,并组织问题拓展训练学习。通过本课学习来达到拓展知识、建构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课前需做如下准备:
1、教师树立“师生合作拓展学习”意识。2、明确本课型课堂学习流程和各流程所需时间。3、认真研究近五年的高考题与教材内容,弄清高考考点。4、开发本课所使用的《单元回归—评价单》。5、根据课型流程进行方案设计。6、学术助理检查收集生成问题。7、每周召开学术会议。
学生在课前做如下准备:
1、学生自主回归课本,对本单元课本内容,用划线学习法、QA学习法、角色学习法等认真阅读,进行拓展性、回归性、结构化复习。2、画知识建构图,记忆并内化。3、完成单元回归拓展评价单。4、学术助理、学科长检查完成情况。
课堂教师导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
本课型具体分五个流程,在每个流程中教师要把握时间,按秒计算,根据需要实施“问题导学”智慧型行动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生成问题、展示对话、拓展训练、合作评价等学习;学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实现本课学习目标。
第一流程:创设情景,呈现目标(3—6分钟)。学生(一般是学术助理)主持,师生创设情景,呈现本单元复习目标(课程标准、考点)。
第二流程:回归建构,展示分享(10—12分钟)。学生主持组织各小组开展“评价型”讨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多元化展示,为提高展讲分享的有效性,展讲结束时可使用“提问”策略,对其他组的成员进行提问,以便得到“分享”、“刺激”和“验证”的目的。
第三流程:重点问题,展讲解决(10—12分钟)。学生主持各小组进行“解决型”结构化讨论(采用“12345+2”策略)。各组学科长派代表有序有效地对重点问题进行展评、对话、解决。各组在展讲时注意展示学习“六字诀”和八方面行动策略、六种激活策略等。
第四流程:拓展训练,组间展评(15—20分钟)。学生主持组织拓展训练,有二种方式进行:一是要求学生各组在课前完成,在此流程中,直接进行小组“评价型”讨论,然后开展组间展评;二是采用高级思维训练,组织学生各组开展“改仿编”训练。
第五流程:总结归纳,意义提升(3—5分钟)。学生主持组织“分享型”讨论,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为单位归纳知识收获,总结学习方法。展示分享畅说收获。要求:结构化语言,脱稿展示。并对本单元学习应注意的方面提出建议,引起同学重视。
二、“能力提升评价课”
这种课型是对单元回归评价课的补充和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与单元回归评价课相似。这里不再重复,主要谈一下流程。
第一流程:创设情景,呈现目标(1—3分钟)。教师创设或师生创设情景,以适当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主题或单元的能力提升学习,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同时呈现本主题或单元的能力提升复习目标(可详细呈现高考考点)。
第二流程:拓展训练,能力迁移(10—12分钟)。学术助理组织各组展开“拓展训练”学习。各组迅速围绕《能力拓展评价单》进行“评价型”小组讨论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展讲,在展示对话学习活动中,实现学生发展性拓展能力得到提高,使运用知识技能的拓展能力得到有效迁移。
第三流程:问题生成,合作解决(8—10分钟)。学术助理组织各组“生成型”讨论,对重点问题生成提炼,并呈现在黑板或组板上(如学生课前回归复习中已生成重点问题,此环节可简化,可直接进入“解决型”讨论)。继而针对有效问题组织二次“解决型”讨论。需要展写提前准备。然后,学科长派代表有序在效地对重点问题进行展讲,各组在展讲时注意展示学习“六字诀”和八方面行动策略、六种激活策略等。
以上跟大家分享了我自己的体会和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课改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课改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共同参与,合作探索,把我校的成绩提上去,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成一种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