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死亡而做的设计可以有多美?

编者按:
清明时节雨纷纷,烧纸鞭炮断我魂。我们都已经活到了21世纪,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还要用一种污染极其严重、极其形式化、极其浅薄、甚至还很功利(别说你家祭祖的时候不会说求先人保佑)的方式去纪念亡人。当我们这一代也走到生命尽头,我们希望亲友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我们?我希望是将我的电脑硬盘保存下来,将我的骨灰洒向月球。

2013年,某国举办了一个听起来诡异的国际性比赛,叫「为死亡而设(design for death)」。这个比赛吸引了各国脑洞大开的设计师,当死亡、科技、设计、互联网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以下给大家分享几个让人过目难忘的项目。

The Family Tree | 家族树

家族树

家族树来自两个中国设计师的脑洞。他们将它定义为「一个现代家庭的墓碑、一个新式的骨灰存储设备」,希望重新定义丧葬和扫墓。

家族树的树形架构象征着「开枝散叶」的家庭关系和理念,通过这个形象,更直观展现所谓「家庭纽带」的概念。

每棵树的枝桠都是一个独立存放亡者骨灰的骨灰瓮。当有家庭成员去世,树枝随之伸长一节。难懂?看图:


枝桠是骨灰瓮

此外,家族树还给祭拜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拜祭体验。树的枝桠不仅是骨灰瓮,还是个数字设备,里面储存的是亡者的个人信息、难忘的照片、音乐、家人的寄语。当亲友来祭拜的时候,就可以通过Wifi访问这些数字资料了。


以后去扫墓首先问问先人wifi密码

Digital Memorial Cemetery | 数字纪念公墓


数字纪念公墓的设计师是一个以色列人。他认为西方的墓地占地特别大,而我们纪念亡者的方式却仅仅是坐在一块石头前面空想ta的音容笑貌而已,这样的土地利用效率未免低得过分。

如今数字时代,在 Facebook、Linked in、Twitter 和其他社交网络上,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的数据和个人在线资料。这使得搭建数字纪念公墓成为了可能和必要。虽然它不会是一个实际的墓地,但它会是一个永存的空间,可供所有人哀悼和纪念亡者。

亡者的亲友可以收集所有他们想要保存下来的数字资料,存储在一个像U盘的记忆棒中。这些记忆棒会在纪念档案馆或者图书馆中集中保存。



它的使用场景是这样的:通过计算机的快速检索,你就可以找到记忆棒所在的位置。它的位置会由光标出,你带着这个记忆棒,可以申请一个独立的悼念房间。在房间里,你可以观看和倾听记忆棒里所收集的资料。这样一来可以让你再度沉浸在你们的快乐时光当中,也是种很治愈系的悼念模式呢。


使用场景:独立的悼念房间

digital remains | 数字遗产的葬礼##


一个西班牙设计师也提出了对数字遗产的关注。

现在社交网络账号、我们的个人网站、我们的在线工作、甚至只是随笔,这些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个人去世,他的数字遗产要怎么办?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数字遗产也要去处理?
首先留下这些含有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数字资料可能不太恰当,而且看着一个不再更新的账号也使人痛苦万分。

另一个方面,从生态角度考虑,我们应该去清理它,因为现在云数据储存消耗的世界总能量占比已经达到了5%。

所以他提出,我们不仅应该提供数字遗产丧葬服务,更应该让它们得到集中的处理。换个角度想,这或许也是一个梳理亡者纪念档案的好机会呢?

rip kit rest in peace keep in touch | 可触摸安息石碑##


两个法国设计师设计了一个可触摸式的安息石碑。

他们敏锐地发现,我们可能会成为第一代线上信息比线下资料更多的一代人,而这一事实,必将给丧葬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当我们去世时,身体会消亡,但文件资料会留下来。这些信息和文件,可以成为一种记录、自白、遗产甚至象征。


这个安息石碑创新性地使用了传统的石头和大理石制作而成触感丰富的镂空式二维码,亲友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连接在线纪念馆。

在「为死亡而设」的诸多项目当中,这倒是种可实践的思路。至少我们知道在日本,2008年就已经出现了附有二维码的墓碑。

R.I.P.C | 永生国##


R.I.P.C是由一个创业公司CEO和一个社交网络分析师在写他们的硕士论文时提出来的概念。

现代人大多会用一个虚拟形象用来当作ta自己的化身。但是直到现在,这个虚拟形象还是非常分散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Facebook这种私人社交网络账号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强化我们的虚拟形象,人们也需要找到一个更清晰更直观的形式去悼念亡者。



所以他们提出了一种想法,建立一个由企业运营的3D虚拟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虚拟的标准化墓碑会被自动分配,从而创造一定的规范和规模。在这些虚拟墓碑背后,则能够呈现个人的虚拟形象。

这个企业要创造的是一个平台,将想要更个性化墓碑的追悼者和虚拟形象链接起来(当然,这是要付费的)。

经年以后,这个3D空间将会累积起大量信息,供社会学家们去研究作为群体的人或作为个体的人的普遍性特征。

.
.
.

编译作品,原文链接:
http://digital-era-death-eng.blogspot.com/2015/10/when-death-commemoration-technology-and.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死亡而做的设计可以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