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家小女儿对我抱怨:“爸爸最近对我一点也不好。”
我没好气地说:“你数数开学还有几天?暑假作业还能完成吗?每天规定的作业都完不成,还有时间补之前的作业吗?”
女儿捂着耳朵跑开了。
自己也觉得自己态度不好,但眼看着假期将尽,每天干着急态度怎么能好呢。
直到看到《持续的幸福》这本书,其中讲的一个神奇的洛萨达比例吸引了我。
-1-什么是洛萨达比例?
《持续的幸福》说:著名积极心理学家芭芭拉和其同事洛萨达,录下了60家公司开会时所有的对话,将每个句子根据积极或消极的词语进行编码,然后直接算出积极与消极的比例。他们发现其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当积极与消极的比例大于2.9:1时,公司就会蓬勃发展。低于这个比例,公司的经济就不好。这就是“洛萨达比例”。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 用同样的方法统计了夫妇在一个周末里的谈话,发现如果积极和消极的比例低于2.9:1就意味着这对夫妇快离婚了。要想获得紧密和充满爱的婚姻,两者的比例需要达到5:1。也就是说你对配偶的每句批评都要配有5句积极的话。
所以不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家庭,神奇的洛萨达比例都在发挥着作用,简单地说,就是每说一句消极的话语,至少要说3-5句积极的话语。
-2-为什么需要洛萨达比例?
这就是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扩展和建构”理论。
积极情绪作为幸福五要素(PERMA)中的首要素,也就是我们的积极感受: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适等。人类大脑的进化结果就是在积极情绪的控制下,人会更有效地学习、更感到快乐、更充满幸福感。
消极的、应对危机的情绪能快速确定并分辨外部的坏事,还能去应对它们;而积极情绪则能扩展和建构持久的心理资源,供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使用。
现实中,我们往往太过注意生活中的坏事,对于好事却关注不多。对坏事的过度关注会加剧我们的焦虑和抑郁。避免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更多地去关注并去品味那些生活中的好事。
就像我对自己的女儿,我过度关注她没完成的暑假作业,只能加剧她和我的焦虑甚至抑郁。并且我一开口就是作业和斥责,孩子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听见我的声音就格外反感,顺带对作业也产生了反感,还没开始做就没了兴趣,日日积累,只能越做越烦、越听越烦。
相反如果我能在消极批评孩子时,运用洛萨达比例,每说一句消极的话再配以3-5句积极的话语,那么孩子整体接受到的就是正向的鼓励,对作业可能就没那么烦了。
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孩子发展自己的技能。比如,当孩子眉飞色舞地跟最好的朋友聊天时,孩子也在发展将来可以用到的社交技能。当孩子高兴地追逐打闹时,他正在锻炼身体的协调性,这将有助于他在学校的体育运动。
-3-如何应用洛萨达比例?
当然洛萨达比例不是让我们歪曲事实,把坏的说成好的,而是要求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积极一面的眼睛。
有一个“七三”的理论,大部分人都是七分积极、三分消极,如果你老盯着对方三分消极的部分看,最终这部分就会越变越大、甚至超过积极的一面,直至全部人都变成了消极。
所以积极情绪的核心就是让我们练习寻找对方积极的一面。《持续的幸福》告诉我们,可以进行“三件好事练习”。
即在每天晚上,在你睡觉之前花10分钟写下今天对方的三件好事,以及它们发生的原因。长期坚持,对于自己以及家人,都会感受到幸福、减少抑郁。
比如我的女儿,我练习写下的三件好事是:
一虽然抱怨但还是每天完成了该做的作业,因为她还是有完成作业的自觉性的;
二孩子每天早上能坚持列出当天完成作业的清单,按清单一项项完成,因为她自己有很强的计划性;
三孩子有时故意拖延,想引起我的注意力,让我陪她玩一会儿,因为她觉得我太凶了,想和我亲近。
运用洛萨达比例我对孩子说:“宝宝,今天很棒哦!首先自己列清单知道当天应该完成的作业;其次清单上的事项当天竟然都完成了;我很想和你一起玩一会儿,但是你有点拖延,所有作业完成就该睡觉了,不如明天你把我们玩耍的时间也列入清单,这样就可以又能一起玩、又能完成当天作业了。”
女儿开心地说“好啊、好啊”。
这就是《持续的幸福》教给我们第一招,利用积极情绪找到幸福。
当然,更关键的是要练习找到三件好事的眼力,同时记住神奇好用的洛萨达比例——1句消极的话要配以3-5句积极的话语哦!
【无戒学堂】日更第22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