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这样说:“快点把作业做完!”好吗?

大人们经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快点把作业做完。大人们总是喜欢小孩子们能快速地做完作业。希望通过催促来加速他们的思考,从而能快点做完作业。好像做作业这个事情是可快可慢的,只要让孩子们心里有了“快”的这个概念,他就会做得快。

但是每个人的思考速度都是固定的,不太可能可以通过催促,或用奖赏来得到加速。大脑天生并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要尽量回避思考,因为思考很慢、费力和不靠谱。除非环境逼迫,否则大脑总是会保护自己免去做费力的事情。问题是,如果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那它又是如何能自然地度过每一天呢。大脑通过使用记忆的方式,来避免思考问题。人们凭借记忆来重复动作以避免思考,从而使日常生活得以继续下去。既然做作业更多地是动用到思考,那么我们就没法加速它。我们比2000多年前的人的思考速度并没有快多少,现代科技帮助人们更好、更多地思考,但就是不会使人们更快地思考。

如果思考的速度无法被加速,那么一直催促孩子们就不会有好的效果,而只会让他们更加讨厌作业。应该按孩子们自己的平均日常速度去做这个事情,而不是一直催促他们“快点”。

催促他们“快点”做,引发的第一个问题是:当一个人做某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自己再也不关心它,内心里只想着去做别的事。对孩子们来说,叫他们快点把做作业做完,他们就会一点也不把作业放在心上或用心做,因为他们心里只会想着其他的事情,比如看电视或玩。仓促本身是最要不得的处理事情的态度,仓促不会使孩子们变得认真或更透彻地去理解手头要做的事情。

那么通过奖赏怎么样呢?也就是说,通过奖赏是否能使他们加快做作业的速度?比如在叫孩子们做作业的问题上,对他们说:你快点把作业做完,然后就可以去玩了。事实上,提供奖赏存在一些弊端:

  • 一旦没有了奖赏,行为可能就会停止。
  • 除了有激励的效果真实存在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为了奖赏,而走捷径。
  • 忘记了行为的初衷,专注于奖赏,而不是行动本身。
  • 当出现无法得到奖赏的情况时,会大大降低其兴趣程度。

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提供了一个奖赏,等于存在了一个该奖赏的交易对象,它的交易对象是每个人的兴趣和好奇心。一直提供奖赏或不断加码的奖赏,会越来越使孩子们丧失做作业的兴趣和好奇心。

强调快速或者用奖赏来刺激孩子们,引发的第二个问题是会逐步把孩子们引导到一个错误的方向:走捷径。这就好比失眠,心里总想着自己一定要“快速入睡”,否则越到后面越有可能失眠。心里越这样想或越担心自己会失眠,就会越睡不着觉,然后越到后面,就越刺激自己去做走捷径的事情:吃安眠药。

在商业上亦是如此,越想着赚快钱,就越会引导自己去寻找捷径,世上哪有那么多的赚钱捷径,顶多算运气。靠运气赚钱很明显是一个极其不靠谱的事情!比如购买彩票。有一些成功的确靠运气,可是持续的成功与运气一点关系都没有。已故贝壳的CEO左晖说:“走捷径都很容易,但捷径都是错的。真正创造价值的事都难,所以我们有时候说什么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你搞不清楚的时候,就选择最难的那一条路。”

马跑起来是比骆驼快,但是骆驼一生当中走过的路是马的两倍。每个人都知道勤奋、执着和积累的重要性,问题是自己要怎样才能做到勤奋、执着和持续积累?有什么方法呢?从查理·芒格的逆向思维角度来看,自己只要不去做其中一个明显不好或反面的事情就好了,这个反面的事情就是:不要图快。当人们积累足够多的反面的方法时,正确的方法就会自然显现。这个方法的关键逻辑在于:人们容易记住否定的事物、观点和方法,比如人们会更容易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否定性评语:不懂礼数、霸道、固执己见等等。

做事情求快,或者不断地在寻找捷径,在浪费精力的同时,亦会使自己丧失对很多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连线》杂志主编Kevin Kelly说:效率常常会分散注意力。别找那种可以快速完成任务的更好的方法,而是找那种自己永远不会不想做的更好的任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孩子这样说:“快点把作业做完!”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