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试用期“刁妹子”,拒绝复工的理由是处于隔离期,真相却是这样的

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疫情已基本控制,多省市新冠肺炎出现清零的利好消息,各行各业渐渐已复工。相信,很多人经过长时间的居家,对于“复工”是渴望的。

但是朋友公司却出现这么一位“奇葩”试用期员工,以自己处于“隔离”为由,拒绝复工。刚一听到朋友吐槽这件事情时,觉得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人家处于隔离期,自然是要解除隔离才可以上班,这是利人利己负责任的态度。

没想到,朋友非常气愤地说,怎么可能正常呢?“隔离期”需要一个多月吗?一个正常人发烧一个多月不去医院吗?

这时,听得我一头雾水,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朋友是某公司的HR,目前公司已经复工两个星期,该90后试用期“刁妹子”主管通知她上班,她说自己在隔离期无法上班,但是,2月份公司统计个人身体情况的时候,该员工就说自己发低烧,社区让居家自行隔离。

这也难怪朋友会这么生气,这都烧了1个多月了,还在隔离,这不符合常理。如果是你,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这件事情在他们公司也掀起了一阵讨论高潮,号称某公司复工后的热点事件。当然,这样的集体炮轰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总体来说,最多的还是声讨:

太扯靶子了撒

早发现,待疫情结束后早换人

啥子人嘛?这么刁

真的有点讨厌、还是个年轻妹子

不想上班又想拿钱,想多了吧

......

今年的新冠肺炎把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打乱了,受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企业家,长期业务处于停滞状态,每天的各种成本压得都喘不过气来。

然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原因而减少员工工资的发放,企业员工对老板是心怀感激的。而这位90后“刁妹子”的做法确实无法让人理解,在大家担心降薪、裁员的关键时刻,还可以在试用期间用这么“猖狂”的理由请霸王假。


今天,在这里,我想从心理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她选择用这种方式逃避上班的可能原因。

一、焦虑和恐慌

现在疫情明显好转,多个省市新冠肺炎清零,国内利好的时候,国外的情况并不乐观,也有一些不自觉的人会返回国内避难,这会让我们原本平复的心情再次产生焦虑和恐慌情绪。

疫情状态下,特别是复工复产后,人们需要离开安全的居家环境,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可避免的会与他人接触,为了自己有家人的身体健康,我们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虽然这个时候感染的机率不高,但是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安全,这种对生命安全的不可控感可能加剧内心的焦虑。

适当的焦虑和担忧有助于让人们更加谨慎,注意个人防护,但是如果焦虑过度,则会让人不知所措,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恐慌是危机发生时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们面对想象的或现实的威胁时所产生的特定心理反应。适度的恐慌也是非常正常的。

适度的焦虑和恐慌都具有适应性,但情绪反应过度,可能会影响正常生活。辟如这位90后“刁妹子”可能就是过度焦虑和恐慌的表现。

因此,我让朋友可以放下评判,和这位员工好好沟通一下。同时,这件事情也告诉我们,虽然现在复工复产,有些员工内心可能还是会出现担心和害怕,这样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折扣。

那么,在这个阶段,做为人力资源部门,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我建议朋友做为人力资源负责人可以考虑对员工进行一个心理健康普查,可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员工焦虑程度。SAS要求员工根据近一周来的感受评价自己是否觉得比平常更容易紧张和着急,有没有无缘无故感到害怕等。若出现焦虑指数较高的员工,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

二、心理韧性

这次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让我们许多人感到焦虑、烦恼,甚至无心工作,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为什么身边有些同事却可以很平和地应对。而这位90后试用期“刁妹子”却一直推诿不上班?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韧性是不一样的。

心理韧性,又称为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所表现出良好适应的能力。简言之,心理韧性强的个体,能更好地应对应激性事件,通过自身的保护性因子,获得良好的适应,保持身心健康。

相关研究指出,心理韧性是个体的天生潜能,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挖掘和培养的。

挖掘和培养我们的心理韧性,不仅对面对这次疫情及早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有帮助,对我们今后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明显的益处,发掘和培养心理韧性主要有以下策略:

1.“我有”、“我是”和“我能”

由国际心理韧性研究计划提出。其中“我有”是发现自己拥有的外界支持与资源,发展安全感和受保护的感觉;“我是”是发现个人的内在力量,包含个人的感觉、态度及信念;“我能”是发现和培养人际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如创造力、恒心、幽默、沟通能力等。

2.情绪控制和表达

可以通过回避、注意转换、认知重评等方式,控制自己对应激性事件的情绪反应,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如:少看或者尽量不看疫情信息(回避);可以专注做美食,朋友圈出现了很多美食达人,还有面皮大赛等(注意转换)。

可以通过唱歌、听音乐、书写、画画、跟朋友聊天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舒缓心理压力。

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情绪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把情绪表达出来,而不是压抑在内心里。

3.运动

日常生活中,可以坚持体育锻炼,比如慢跑、瑜伽、太极拳等,一方面强身健体,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运动可以产生快乐因子“多巴胺”,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此外,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参与一些集体运动的项目,网上有很多家庭运动项目,比如:在餐桌上打乒乓球、套圈等。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彼此间的默契,还可以增强自己的安全感。

4.建立支持系统

首先,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积极的互动;其次,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同事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培养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最后,可以寻求社会上相关组织、机构的支持和帮助,进行心理疏导,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

人们对社会信息的认知加工具有选择性,消极信息比积极信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对于可能危害生命安全的信息,人们会更敏感。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更坚韧而成熟的自己,可以更多元的看待这个社会的百态,也可以从某些事件上有所领悟,帮助自己更好的向上生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90后试用期“刁妹子”,拒绝复工的理由是处于隔离期,真相却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