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一个人卖矛,也卖盾。
他夸自己的盾最坚固,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自己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言了。
后来“矛盾”连举,比喻言语、行为、事物等自相抵触的现象。
我们都很熟悉这个故事,初次读到,也会嘲笑这个卖东西的人,可是细细想来,我们谁也摆脱不了矛盾的困扰,就像《琅琊榜》中纪王爷说的“谁和谁又不是骨肉呢?”
读者与作者不是骨肉,也亲如兄弟,每一个作者都想自己的作品被读者理解认可,但常常忽视了,他们之间有一道天然的矛盾。
有这样一个现象:
作者写文章的过程是:先有内核,向外发散,形成框架,创作文字,最后做排版呈现。
读者读文章的过程是:先看到了文章的排版呈现,再由框架引导,阅读文字,最终才会理解到文章的内核。
作者和读者这对兄弟,在理解文章内核上,走的路,显而易见是相反的顺序。
这种情况,在《学会写作》一书中,归论为:写作者与阅读者的天然矛盾。
准确地说:就是作者和读者对文章内核的理解会产生偏差。
产生矛盾的原因有二:
一是作者在写作时,对某件事情的理解,基于他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的事;但读者在读这篇文章时,支撑他理解文章的,是他自己的经历。经历不同,站位不同,对内核的理解自然会有偏差。
这就是为什么一篇文章、一本书,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内容。有时,我喜欢看不同书友对同一本的解析,真得的角度各异、观点各异。
比如《小狗钱钱》这本畅销书籍,有的读者学到了理财的方法技巧,有的读者会感悟到如何做好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儿童读者则会被那只可爱的小狗吸引,也许已经开始梦想着拥有一只自己的小狗了。
反观这本书作者的初衷,是想借由童话故事的形式,普及儿童的理财观念,没想到的是,在书籍发行后,很多的成年人也非常喜欢。
这就是写作者与阅读者的天然矛盾的一个表现形式。
二是作者在创作一篇文章时,一定是他有倾诉欲望时,作者心里越明白自己想表达的重点是什么时,读者可能越会有理解的不同。因为作者认为读者会明白的东西,就不会下大笔墨去论述,其实读者未必了解。
比如,我前两天撰写的《观<你好,李焕英>:不是鸡蛋里挑骨头,是一点真实感受》,就有朋友反映没有读懂那两个有争议的字:“辛酉的酉字”和“纨绔子弟的纨字”。
这个时候我就犯了“写作者与阅读者的天然矛盾”的错误,以为读者都知道这个字的读音,以为读者都看过电影,所以既没有在文章中标注拼音,也没有解释电影中的表现场景,造成了读者的不明所以。
《学会写作》的作者粥左罗认为:“写作者与阅读者的天然矛盾”是客观存在着,但是如果不单独提出来讲,很多人可能永远不会去想这个问题。
不想,写作的思路就会有偏差。作为一名写作者,如果意识不到这个“天然矛盾”,就会无意识地陷入到矛盾的泥泞中,当文章发表后,读者反馈后,才意识到问题所在,有些晚矣。
未雨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不要等读者问:“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
要先于读者,化解矛盾,要矛和盾联合,共同对外,达到双赢。
谢谢阅读!今天,分析了矛盾的现象,矛盾的化解措施,今后继续。
祝您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