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艰辛的付出,就不会随便成功

今日阅读了《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对于近期一直绷紧的神经放松了一点,算是一种休闲式的阅读。

虽然只读了《致读者》和《推荐序》,也让我眼前一亮,学到了很多道理。第一,重新认识练习,寻找全新的自我。练习分为“天真的练习”和“正确的练习”,前者只是不断重复,后者需要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回顾自己的从教之路,05年参工作,在一所农村学校连续当了6年老师,这六年的时间里,我也有做一个优秀老师的理想,备好每节课上好每堂课,放学后对学困生“加餐”辅导,闲暇时看看教育理论的书籍,感觉自己很充实,学生的成绩也不断进步,这种满足感让我停止了思考和追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过了六年半的时间,最后发现自己并未获得什么突出的成就,也没有实现优秀教师甚至名师的理想。这不就是自己进行了六年半的不断重复,所谓的“天真的重复”吗?这种尴尬和困扰一直希望得到解决,虽然我现在进了机关工作,但是对于优秀的追求一直潜在心里。去年秋天加入了新网师,终于找到了组织,和一群相同尺码的在一起学习交流。现在,我很欣喜,因为我正在进行“正确的练习”,我也找到了好导师-新网师的导师,我也有自己未变的目标,现在每天坚持阅读和写作,每次的作业就是反馈,读书之中的困惑向老师请教,也是反馈,这些都是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第二,约定并不可靠,还得脚踏实地。1万小时定律是个美好的约定,但是谁又能坚持1万小时,1万小时的本质又是什么?1万小时的练习方法又是什么?看着诱人的数字和简单的方法,谁都想去尝试,想让自己有个华丽的转身。试想这个方法到底有效吗?我觉得很不敢相信,之前的我也没少读书,把读书的时间累积起来,也得有1万个小时了,可我仍然是教育路上的一只菜鸟,并没有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原因是什么了?《刻意练习》的作者艾利克森就指出了1万个小时的问题,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却也会是一大影响因子;再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方法;最后,古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提出的沙堆悖论就揭示了1万小时的荒谬。

第三,历经重重磨难,方能取得真经。在成为卓越的专家的路上,不是没有方法,而是没找到最有效的方法。那些卓越者与一般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拥有长时工作记忆。何为长时工作记忆?就是能够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对接起来,这也是可以练习的指向和本质。反思自己,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一直是背道而驰,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美好的对接。这也正是自己感觉耗费了很多精力,但是一直原地踏步的真正原因。我急于想知道,对我这样资质一般的人,还有机会去触摸理想的大门吗?这样的超能力到底能不能培养起来了?答案并没有让我失望,这种长时工作记忆,艾利克森认为是与具体领域相关的,并且通过他所说的刻意练习可以习得。要培养长时工作记忆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赋予意义,精确编码。存储信息时,利用元认知加工自己领域的单词和术语。这就是知识的获得和内化,没有经过内化,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拥有再多也是闲谈。二是提取结构或模式。将专业的知识以提取结构或者模式的方式储存。这个过程我理解为知识的系统化,零散的知识或许没有意义,当把所有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便会成为有用的知识。三是加快速度,增加连接。通过大量重复的刻意练习,增加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之间的各种通道。有了目的,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进行刻意练习,这种超能力就会慢慢出现。

要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我想成功也不会散发出无穷魅力,让人穷追不舍的去追求。我决定要和成功有个漫长的约定,哪怕路途遥远,我也会做一只永不停歇的蜗牛,去赴这场约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艰辛的付出,就不会随便成功)